面摊上也有不能吃辣的人,不过这个香味他们实在拒绝不了,一边“嘶哈”一边吸溜着面条,整个面摊散发出去的香味越来越浓郁。
路人经过这个面摊时也不由的驻了足,这么香的味道,难不成是老板做什么新品了?有不少人甚至赶紧坐了下来,找老板点了面。
面摊老板也知道不少人是冲着那麻辣的味道而来的,向各位都解释了一遍,这是那三位娘子自己带的调料。
李姜姜见时机差不多了,借了面摊老板的地方宣传,总要感谢人家一下,于是拿出一块火锅底料来到老板的面前:“老板,这块火锅底料送给你,你可以放在你家汤里熬煮,至于用量,你可以自己把握,有些人能吃辣,有些人不能吃,你可以分开来做。”
面摊老板一看李姜姜如此客气,而且这个叫做火锅底料的东西给他的面摊带来了不少生意,当即给李姜姜三人的面钱免了,笑呵呵的收下了那块火锅底料。
李姜姜三人吃完面便拉着牛车又去了隔壁继续摆摊,不过这一次,不少人来买了火锅底料。
还有面摊那里吃了面觉得口味甚好的,也来买了火锅底料,李姜姜还给大家介绍了一下火锅底料的各种吃法,煮面烫菜烫肉甚至炒菜时加一点都可以,古人的味蕾还算单一,乍一吃到口味如此丰富的东西,自然觉得美味无比。
隔壁面摊的生意也因为火锅底料的原因好了很多,面摊老板今天忙碌的都没停得下来,好不容易有点空闲,他也赶紧来到李姜姜的牛车边上买了几块火锅底料回去备着用。
今天只是试着售卖一下,没想到很快就卖完了,一锅火锅底料分了八十块左右,昨天做了五锅,今天收入大约有八两银子,除去人工费和成本,其实今天一天挣的不过才三两左右。
李姜姜在心里默默算着这笔账,一天挣三两其实她已经很满意了,不过想到李家村村民们如今都还没有个住的地方,还是要想办法扩大日收,让家家都能挣到钱。
牛车空着回到山脚下的时候,村民们都很开心,因为他们知道牛车空了就是卖出去了。
李姜姜在牛车上也将蒙古包的图纸简化了一番,等回到村里拿给李村长看了看,她提议大家每户可以搭建一个小型的蒙古包,比帐篷结实,还可以居住。
李村长和族老共同看了李姜姜的图纸,在李姜姜的讲解下也觉得这个可行,不过按照大家的余钱,其实建造一个这样的蒙古包也是不够的,于是姜香玲提出大家可以预支工资,这样才解决了李家村的居住问题。
他们的蒙古包并不是直接建在地面上的,而是用木板先搭出来离地大约一米多的支撑,再在木板上搭建帐篷,整体就是李姜姜家的蒙古包的缩小版,不过里面睡觉和平时坐着聊天的地方那是都容得下的。
而李姜姜家的蒙古包则比其他人家大了一倍,那是因为她是为了存放一些她娘从“家”里带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