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矿的事情,是意外之喜,但暂时也不至于打乱刘平的节奏。毕竟银矿的储藏量还没有确定,万一是个贫矿,那就是空欢喜一场了。
在刘平的记忆里,国内白银储藏量最多的应该是赣省,占了全国百分之十五的银储藏量。
武都这一块,在后世应该算是陇省的地方。刘平对隆省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因为本科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是隆省的,他所在的地方被称为陇上小江南。
至于银矿,刘平就不确定了。还得让人去查探一下才行。
眼面前,他最重要的,还是接管陇西郡的政务。汉阳郡因为有耿鄙在,所以还得往后放一放。
让杨永去盯银矿的事儿,刘平则去拜见了李参。
李参和傅燮两个人都住在附近,大家也都不是贪图享乐的人,是以都安排到了刘平他们住的那一条街上。
“等会儿,你不会又要跑吧?”刘平正正准备离开班房的时候,杨永拦住了他。
刘平笑了一下道:“正事儿,正事儿。陇西和汉阳两郡,如今也是主公治下,这是大事儿。”
“等忙完了,让某休息几天。”杨永认真的说道。
“嗯?怎么了嘛?”刘平有些疑惑:“这可不像你的性格啊,平日里你是恨不得住在班房的那一类的人才对啊。”
杨永闻言沉默了一下,脸上竟然有些不好意思:“那什么...某妻子过些日子要带着孩子过来,某想带她们四处逛逛。”
“你都成亲有孩子了?”刘平惊讶了:“没听你说过啊。”
杨永一脸无奈的看着刘平:“莫非这种事情某还需要汇报吗?”
“那倒不需要。”刘平摇摇头:“行,等你妻儿来了,某让你休息三天。”
“多谢。”
“那某先走了啊。”
说完,刘平直接离开班房,去寻李参。
.....
李参暂住的地方。
他正坐在院子里皱眉思索着。旁边还站着一个身高八尺,身着长袍的中年人。
“明公,在烦恼什么?”那中年人倒了一杯茶递给李参。
李参叹了一口气道:“如今凉州虽说还有六郡之地在朝廷手上,可是北边三郡基本上是指望不上了。也就吾等陇西、汉阳还有这武都还有一战之力。”
“但是眼下,朝廷胡乱点将。刺史耿鄙已经在着手平叛之事,又点了刘备征西将军。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中年人闻言,又道:“您不是说,那耿鄙的办法不行吗?某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刚来凉州,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呢就想要整合六郡兵马,还要施恩那些没有反叛的羌人.....实在是异想天开。”
“是啊,南容兄一直在苦劝耿鄙,可是他不听啊。”
“都怪那程球,瞎出主意,他算个球啊。”中年人忍不住说了脏话。
李参不在意的摆摆手:“说这些没有用。如今凉州的情况实在是混乱,耿鄙相信程球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眼下明公打算怎么做?”中年人问了一句。
李参沉吟了一下道:“武都的情况要比陇西和汉阳好的多。征西将军当年也是打过黄巾的,是个知兵的。而且武都这两年也的确繁荣了许多,倒是可以期待一下。”
“最关键的是,刘备和刘平这两个人做事有章法,且不轻敌冒进。汉阳郡如今在耿鄙治下,就算有南容兄从中斡旋恐怕也不可能全力配合征西将军。”
“吾等的态度就很重要了。如果某猜的不错的话,最近那刘平就会来寻某家了。”
“明公的意思是?支持征西将军吗?”
李参点点头:“陇西兵微将寡,但偏偏跟叛军所在金城郡大面积接壤。不管是叛军打出来,还是吾等去平叛,陇西都是主战场。”
“仅靠吾等是守不住的,汉阳那边耿鄙的方略某又觉得是取死之道。为今之计只有两条路可走了。”
“一是跟武都报团取暖,第二个....”
李参没有说出来,但是中年人也明白他的意思。如果武都也靠不住的话,说不得李参也只能跟着一起反了。
事实上,历史上的李参,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耿鄙不听劝谏,取道陇西攻打金城郡。但是当时叛军内部动乱已经结束,拥兵十余万,直接南下。
耿鄙在欢声笑语中打出GG,李参无奈只能被裹挟反叛。倒是傅燮,死守汉阳郡,最后力竭战死。
“博远,你做好准备,如果那刘平过来,还需要你将陇西郡的兵力等介绍一下。”李参对中年人说道。
这人名叫杨志,表字博远。官职是陇西郡督邮,但其实是陇西实际上的统军大将。如今太守是军政一把抓的,但大多数太守都会挑个人帮自己。
有的太守主抓军事,副手负责内政;有的主抓政务,副手负责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