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荀礼能跟荀彧认识,看起来关系还不错这件事,刘平表示很惊讶。
嫡庶有别尚且不说,光是两人的经济条件,看起来就不像是能够做朋友的样子。对此,刘平只能带着滤镜看荀彧了。
看人家荀彧,交朋友从来不看朋友有没有钱,这多么有格调啊。
不像某个写书三十多万字,一觉醒来评分不到八分的捞逼作者,破防了一整天,一点逼格都没有。
书归正传。
在荀礼的介绍下,刘平在荀彧的别院里,见到了荀彧。按照道理来说,这个从小被称为有王佐之才的荀文若,早就应该出仕了才对。可现实是,荀彧一直都赋闲在家,读书研学。
不光如此,他还自己一人独自买了一处三进的院子,带着几十个奴仆护卫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荀彧跟刘平是同龄人,两个人初次相见,倒也没有太多的尴尬。
“文若这里倒是安静,让某羡慕的紧啊。”刘平和荀彧、荀礼分主客落座。
荀彧矜持的笑了一下:“只是读一些闲书罢了。倒是明公,先是为朝廷安定武都,又平定韩遂叛乱,最近还协助凉州牧击败了逆贼董卓,才是让人羡慕。”
刘平摆摆手:“某不过是跟着混了一些微末功劳罢了,都是吾主刘备英明神武,同僚德才兼备,三军用命,百姓效死而已。若是文若处在某这个位置,肯定做的比某更好!”
“明公过谦了。”
荀彧道:“某对凉州多有了解,也知道明公在凉州的施政方略。无论是税制改革还是实行军屯,都是羚羊挂角,犹如天外飞仙一样无迹可寻偏又效果斐然的方略,实在是让荀彧钦佩。今日得见先生,更是三生有幸。”
“素闻文若有王佐之才,今日厚颜请教,以文若看来,大汉该如何继续?”刘平抛出了一个问题。
这种问题是每一个有能力或者自认为有能力的读书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只要你敢问,他就敢给一个答案。
正确与否暂且不说,但肯定都是长篇大论。
荀彧看着刘平,想了下问道:“不知道明公为谁而问?”
刘平闻言一愣,随即明白了荀彧话里的意思,笑了笑道:“为大汉而问。”
“朝廷中有衮衮诸公,陛下也聪明上进,天下该如何继续这种问题,自不是某一个普通人能够回答的。”荀彧见刘平打太极,立刻反打了一下。
哎,反弹!
“便是抒发己见而已,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若又何必推辞呢?”刘平一边给顾炎武在心里磕了一个头,一边大声说道。
“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荀彧击节赞叹,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刘平见状,又下了一剂猛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荀彧听了这话,脸色有了变化,但并不是震惊,也不是对刘平的崇拜,而是一种愤怒外加一些迷茫。
他是汉室忠臣!而且是那种忠诚到底的忠臣!
漫说现在朝廷还算有些希望,就是后来刘协成了曹操的小傀儡,荀彧都不改对汉室的忠诚。
但是你瞅瞅刘平说的什么?
将保国者和保天下者给分裂开来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他刘平所作所为是为了这个天下,而不是为了一家一姓的皇朝。
这不是纯纯有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