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 第132章 群雄逐鹿

第132章 群雄逐鹿

以后做什么?

刘平看着粉雕玉琢一般的诸葛亮,一时之间有些发懵。

你诸葛亮还需要纠结以后做什么吗?

“先生为何如此看学生呢?”诸葛亮又问了一句。

刘平回过神来,道:“你想要做什么呢?”

“不知道。”诸葛亮摇摇头:“学生才十二岁,不应该是先生给学生一些好的建议吗?”

“啊这...”刘平有些尴尬了,然后道:“小明啊,其实为师看来,人啊,还是得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

“先生说的很对。”诸葛亮点点头:“但学生还是想要先生能给予一些建议呢。”

“这样啊....”刘平终于认真起来。

“你啊,以后是要做圣人的。”刘平看着诸葛亮,一字一顿的说道。

表情前所未有的认真。

诸葛亮皱了皱眉头:“这很难。”

“但你想不想呢?”

“想。”诸葛亮脸上露出了笑容:“可是该怎么才能成为圣人呢?”

“能人所不能。”

刘平想了一会儿之后,给了一个很宽泛的答案。

诸葛亮挠挠头,陷入了沉思。

刘平也不管他。

谁知道怎么成为圣人?要么得去问孔子、墨子这些远古巨佬,要么就得去问问王阳明这个大明第一狠人。

忽悠了一顿诸葛亮之后,刘平乐呵呵的离开。

他也不担心会把诸葛亮忽悠瘸了。

......

“德安!”

好久没有出场的高诱在刘平的家门口,拦住了他。

“咦?科学司最近不是很忙吗?”刘平看到高诱之后,有些惊讶的问道。

高诱闻言苦笑一声:“还行,主要是文远最近的心思都在并州那边,所以事情有些多。”

“那个谁呢?”刘平拍了拍脑袋:“就上次某见过的,还挺有想法的那个。”

“你是说义瑾是吧?”高诱提醒了一句。

刘平点点头:“啊对对,就是他,叫宋瑜对吧?某不记得他挺得力的吗?怎么着,不能帮你分担一下?”

“找你正是为了义瑾的事情。”高诱道。

“啊?啥事儿?进来说吧。”刘平将高诱请了进去。

两人进来之后,自有使唤婆子给准备好茶水吃食,皇甫黛君也露了脸跟高诱打了一声招呼。

“说说看,义瑾怎么了?”刘平有些好奇。

高诱叹了一口气道:“咱们的根据地一直是凉州,也就这两年有了长安和汉中两个地方。凉州的情况德安你也是知道了,除了少数几个地方之外,其他的地方虽然也有耕地,但是粮食产量极低。哪怕有军屯,一直垦荒。粮食产量也就那样。”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长处和短板,这件事吾等不是已经论证过了吗?凉州最重要的是草地和马场。耕地少一些,粮食产量低一些倒也不碍事。”刘平笑着说道:“这跟义瑾有什么关系呢?”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德安,你可记得有一次你醉酒的时候曾经说过,哪怕是凉州也可以亩产十石?”高诱问道。

刘平闻言一愣,反问道:“什么时候啊?”

“就刚来长安的时候。”

刘平人都麻了,他喝醉酒的时候虽然不多,但也不少了。这他哪儿能记住啊!而且凉州亩产十石?

这不是扯犊子吗?

你满天下的去找,看看哪里能够做到亩产十石,刘平头都磕给他了。

“这话是某说的?”刘平今天第二次尴尬。

高诱点点头:“不过....你是喝醉酒说的话,所以咱们也没有当回事。但是义瑾不一样啊,他这个人说白了有些执拗。他认为既然你敢说,那肯定就是有的。”

“这是执拗吗?这是搞个人崇拜,这是不可取的!”刘平一脸认真的说道。

“不重要,重要的是,义瑾想要试试。”

“试试什么?”

“试试能不能在凉州种出来亩产十石的粮食。”

刘平摸了一下下巴:“那你找某做什么?你们那边经费不足吗?不应该啊。”

“不是经费的问题。”高诱摆摆手:“他想要弄一些耕地.....”

“做试验田是吗?”刘平来了兴趣:“他有思路了吗?”

“具体的某也不清楚,不过某看他认真,所以想先找你说道说道。再一个.....”高诱说到了这里顿了顿:“某觉得....你应该不会信口胡说的。”

刘平这一下明白了。

提高亩产这个课题,高诱他们肯定是研究过的,并且觉得具有可行性。但是呢,又不是那么的确信,所以他才会来自己这里摸一摸底。

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看看刘平愿不愿意给他们保驾护航,毕竟这玩意做不出来成果,肯定是要有人出来背锅的;二是看看刘平当日所说的到底是胡话,还是真的有办法。

“这件事....还真有搞头。”刘平笑了起来。

“所以.....”

刘平站起来,沉思了一下,然后道:“某可以在长安给你们划出来一百亩地,用作试验田。同时针对这个项目,某会单独给你们批一部分资金和人手。”

“不过,你们得先告诉某,你们现在的思路是什么?”

高诱闻言点点头,道:“好!”

......

高诱和宋瑜两个人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他们认为,想要在凉州提高粮食亩产,首先要解决的是耕作方式。

因为凉州胡人居多的缘故,整个凉州的耕作模式是非常粗犷的。再加上地力不足,所以粮食的亩产不高,也就是正常的了。

宋瑜的意见是,可以将中原先进的生产耕作模式,根据凉州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然后教给凉州的百姓。

其次,就是耕作的用具问题。

刘平一直想在凉州,甚至是整个大汉彻底实现铁犁牛耕。之所以一直想要完成这件事,是因为如今的大汉铁犁牛耕的普及率并不是很高。如果单从历史来看,铁犁牛耕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就出现了。

春秋战国之所以战乱不休,原因很多。但是最底层的逻辑,其实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铁犁牛耕正是促使这种变革发生的根本。

说直白一点,铁犁牛耕的出现才是东周灭亡的根本原因。

铁犁牛耕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打破了两周赖以维持统治的井田制,代之的是在国内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在后世人来看是极为脆弱的,但是在此时的大汉来看,绝对是最先进的生产关系形式。

高诱和宋瑜虽然不懂这个原理,但是他们知道表象,只要能够在凉州完全实现铁犁牛耕,那么粮食的总产量也是会提升的。又或者说,同样的劳动人口可以拥有更高的产能。

从这一点来看,高诱和宋瑜两个人也不是盲目的非要跟亩产较劲。

他们显然是想在亩产和总产量上同时提高。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史记白话文版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