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 第78章 安南

第78章 安南

苏温言率领着一支轻骑部队,如疾风般疾驰在宽敞的官道上。他们日夜兼程,除了必须让马匹稍作休息外,其余时间都在拼命赶路。这支队伍由一千名游弩斥候和三千名游羽营组成,共计四千人,全部都是轻装骑兵,因此行军速度极快。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过去八天。此时,他们距离安南地界已经不远。苏温言深知前方局势不明,于是果断派出一千名游弩斥候,将他们分散部署,充当自己的眼线。

然而,对于安南目前的具体情况,苏温言一无所知,只能依靠这些游弩斥候来了解和掌握局部区域的动态。

此刻的安南和南越两地,宛如被重重迷雾笼罩,令人难以辨明方向。在离开京城时收到的那封信中,仅提及台州水师叛乱,台州沦陷,随后宁吉被攻破,成国公面向京师自刎殉国。此外,赵国公被困楚阳,而南越叛军则已经抵达光州。

按照信件上面所描述的情况来看,现在安南地区已经有超过七成的领土被南越叛军所掌控,而且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天之久,谁也不知道安南目前的局势究竟演变成了什么模样。

因此,苏温言并没有选择继续深入敌境,而是决定在昆阳路的西山县暂时驻扎下来。他们并没有进入到城镇里面,而是在城外的一片平坦地带搭建起了营地。

西山镇的守军数量非常有限,仅仅只有一百人而已,它只是昆阳路上的一个规模较小的县城,总人口大约也就两三千人左右。

当苏温言等人抵达西山镇时,当地的知县蔡守益率领着一众官员亲自出城相迎。蔡守益详细地询问了苏温言他们的来龙去脉,苏温言如实地向他说明了当前的情况。

蔡守益听完后,立刻表示愿意主动为苏温言这行人提供充足的粮草补给,苏温言对此并未推辞,只是简单地道了声谢,随后便返回营地开始仔细研究安南路以及南越路的地图。

在此期间,蔡守益常常会送来一些西山的特色产品给苏温言,但每次都被苏温言婉拒了。看到这种情况后,蔡守益也不再继续送礼,而是派人在营地外面守候,自己则返回县衙处理政务去了。

时光飞速流逝,第一批游弩斥候已从安南的地界返回,紧接着就是第二批、第三批……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弩斥候带回情报,苏温言对安南靠近昆阳一带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目前,南越叛军尚未抵达这些地区,他们最远也就到达了月州,距离安南与昆阳的交界处还有百里之遥。这样一来,苏温言便可以率领军队进入安南,并整合剩余城市的守军力量,共同抵御叛军。

苏温言抬眸望向窗外,此时夜幕已然降临。他深知夜行军的风险颇大,于是决定暂缓进军安南之事。当下之急,乃是让麾下众将士饱餐一顿、养精蓄锐,待到明日天亮时分再启程深入安南。

次日黎明破晓之际,苏温言身先士卒,率领军队迅速挺进安南境内。他目光坚定地凝视前方,一路向南疾驰而行。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毅然决然地将首战目标锁定在了商姜县。这座县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不仅脱离了南越叛军的控制范围,更为重要的是,它地处要冲之地,可以辐射支援周边其他诸城。只要能够一直占据商姜,便可以此处为跳板,向南重新夺回城池。

在向南的路途中,苏温言持续派遣斥候外出,搜集周围的信息。沿途所见,令人痛心疾首:许多百姓流离失所,面容憔悴如蜡黄色的木偶般,漫无目的地游荡在安南各地。他们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身上的衣物破烂不堪,透露出无尽的疲惫和绝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史记白话文版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立渊传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