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袁哲,身着轻便的劲装,腰间佩剑,英气十足。他顺着自家父亲的目光看了过去,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随后开口说到:“确实呀,还不都是叛军的错,叛军若不反,那安南也不会被糟蹋成这个样子。” 说罢,他微微皱起眉头,脸上满是愤愤不平的神色,紧握的拳头似乎在宣泄着内心对叛军的不满。
袁钟听见自家儿子的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轻笑。他缓缓侧过头,目光温和地落在袁哲年轻而朝气的面庞上,眼神中带着几分期许与深意,对着他说道:“你真当全都是叛军的过错吗?” 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一种能穿透人心的力量。
袁哲听见父亲的话,脸上瞬间露出疑惑的神情。他微微歪着头,侧过头,目光直直地看向父亲,清澈的眼眸与父亲深邃的眼神对上,眼中满是不解,问道:“若不是叛军,那还有谁?” 那模样,像极了一个渴望探寻真相的求知者。
“那当然是朝廷了。” 袁钟说着,缓缓抬起手,指了指头顶,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像是无奈,又像是愤懑 ,“有些决策,看似为了稳固江山,实则是在动摇根基。” 他的声音低沉,却在这清晨的江面上传得很远。
“当然,这并非陛下的过错,错在朝堂,错在诸位大臣。” 袁钟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裹挟着岁月的沧桑与无奈,在这辽阔无垠的江面上,渺小得如同微风中飘散的一缕轻烟,转瞬即逝。
他说完,缓缓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着,试图平复内心那翻涌的波澜。随后,他目光远眺,望向那被晨雾笼罩的定波县,眼神中满是怅惘,似乎陷入了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索之中。
袁哲听到父亲的回答,如遭雷击,心中猛地一颤,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他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刚想继续追问,目光却落在父亲那饱经风霜的面庞上,那一道道皱纹,犹如岁月镌刻的沟壑,藏着的是多年的操劳与疲惫,还有一份坚定不移的信念。
袁哲到嘴边的话,就这样被他硬生生地咽了回去。他微微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失落,却也明白父亲此刻的心情,便不再多言,默默地站在父亲身旁,一同凝视着那即将抵达的港口,心中五味杂陈。
两艘货船在船夫富有节奏的划桨声中,缓缓靠近港口。港口处,身着万民军服饰的士卒稀稀拉拉地站着,虽然有守卫,却毫无紧张之感。
他们有的慵懒地靠在墙边,眼神散漫,百无聊赖地望着天空;有的三两成群,兴致勃勃地闲聊着家常,手中的长枪随意地拄在地上,对缓缓靠近的船只视若无睹,连最基本的盘问都没有。
袁钟和袁哲带领着五百三州士卒,就这样毫无阻碍地进入了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