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沈放坐在昏黄的台灯下,目光定格在办公桌上的扶贫文件上。他已经反复翻阅了三遍,甚至连每一个数字和注解都记得清清楚楚。但此刻,他的脑海中并不只是这些冰冷的数据,而是在反复回忆前世的种种。
“扶贫项目,表面上是民生工程,背后却暗藏权力的博弈。郑建国将这个任务交给我,既是一次试探,也是一个机会。”
沈放目光深邃,手中的笔尖轻点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他清楚,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任务,很可能决定他仕途的起点,也关乎郑建国对他的最终评价。前世,他因对扶贫项目的细节把控不够,导致一次资金分配出现纰漏,被某些人抓住把柄,最终失去了郑建国的信任。这一世,他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重演。
他用心梳理出一份详尽的方案,将每一步细化到极致。随后,他从抽屉里取出一张便签纸,写下几个关键的名字,眉头轻轻皱起。
“这些人里,有真心为民的,也有趁机谋私的。我要做的,不仅是推动工作,更要在这场博弈中找到支持者,避免暗箭伤人。”
次日一早,沈放拿着自己准备的扶贫方案,敲响了郑建国办公室的门。
“进来。”
推门而入,郑建国正在埋头看文件。他抬头看了一眼,摘下眼镜,示意沈放坐下:“有结果了?”
沈放将手中的文件递上前,语气恭敬而不卑不亢:“书记,这是我拟定的扶贫计划,请您过目。”
郑建国接过文件,翻阅片刻,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若有所思。他合上文件,将目光投向沈放:“嗯,分析得很透彻,方案也比较务实。不错,能看出你下了功夫。”
“谢谢书记指点。”沈放语气谦和,目光却坚定。
郑建国将文件放在桌上,语气略显严肃:“小沈,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牵扯甚多。尤其是资金分配和监督环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矛盾和麻烦。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阻力会来自哪里?”
沈放心中一凛,知道这是郑建国在提点自己。他略作思考,答道:“书记,我认为阻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的配合度不高,二是资金监管的透明度不足。如果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项目执行必然会困难重重。”
郑建国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赞许:“说得不错。记住,做事固然重要,但在这个位置上,更重要的是会看人、会用人。人心顺了,事情自然也就顺了。”
沈放心中一震,连忙点头:“谢谢书记的提醒,我一定谨记在心。”
三天后,沈放随县扶贫工作组一同前往几个乡镇调研。他清楚,这不仅是一次履职的机会,更是建立基层人脉、积累经验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