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专项调查组传来初步结果:丰源工业园项目中,施工方“凯盛建筑”存在大量违规行为,包括伪造资质、虚报预算、偷工减料等。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财务记录显示,大量资金通过隐秘渠道流向了一家名为“荣泽集团”的企业。
“荣泽集团?”沈放看着报告,问道,“这家公司有什么背景?”
小张答道:“初步查到,荣泽集团的法定代表人是前任副县长吴德强的弟弟。而且,吴德强在丰源工业园的立项过程中,亲自推动过多次资金拨付。”
听到这里,沈放的眉头越皱越紧。他知道,吴德强虽然已经调任市里,但在县里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要动这个人,难度不小。
当天下午,郑建国召集县委领导班子开会,专题讨论“丰源工业园”的问题。在会上,沈放毫不犹豫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根据调查结果,‘凯盛建筑’的违法行为已经触及底线,必须立即终止合同,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一片安静。许多人低下头,似乎不愿卷入这场风波。
片刻后,常务副县长王德平发话了:“沈副县长,我明白你的原则,但‘凯盛建筑’毕竟是大企业,终止合同的后果可能很严重。我们要不要再慎重考虑?”
沈放毫不退让:“王县长,我尊重您的建议,但法律面前没有大企业和小企业之分。如果连这种行为都能被容忍,那我们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郑建国在一旁点头:“我支持沈副县长的意见。法律底线必须坚守,否则我们的公信力就会荡然无存。”
最终,会议决定全面暂停“凯盛建筑”的承包权,并将相关问题上报市纪委调查。
几天后,沈放接到一封匿名信,里面只有简单一句话:“动了不该动的人,你后果自负。”
与此同时,他发现自己的家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骚扰。他的父母接到了骚扰电话,他的弟弟在单位莫名被上司批评。
沈放知道,这场斗争已经不仅仅是公事,而是牵扯到了自己的个人生活。他在郑建国的办公室里说:“书记,如果这场斗争的代价是我和家人承受压力,我愿意承受,但我请求组织给我足够的保护。”
郑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沈,组织不会让你孤军奋战。这场斗争,不只是你的,也是全县反腐倡廉的关键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