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看着李轩,心中则是五味杂陈。既有对弟弟成长为如此优秀之人的自豪,也有一丝自己未能为家族带来更大改变的失落。但此刻,兄弟重逢的喜悦还是占了上风,他走上前,拍了拍李轩的肩膀,笑道:“弟弟,你可算回来了。”
大姐李昭雪,声音中带着浓浓的喜悦与一丝哽咽道:“大伙都别站着啦,快坐快坐!今儿个真是高兴,我这眼泪都止不住了。”提高音量,朝厨房方向喊道:“来人呐,快去准备一桌好酒好菜,咱们今儿个可要好好庆祝庆祝!”
慕容小小莲步轻移,走到李轩身旁,右手轻挽起他的手臂,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轻声说道:“轩郎,瞧这一家子和和睦睦的,好生令人羡慕,想必你在这样的家中长大,定是极为幸福的。”说话间,眼神流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怯与紧张,偷偷打量着李轩家人的反应,那模样既娇俏又惹人怜爱,尽显其温婉柔顺的性子。
苏瑶站在一旁,身姿绰约,神色清冷,目光淡淡地扫过众人,心中暗自思量:“这般质朴的家风,倒也难得。既已随李轩至此,往后与这些人相处,自是要秉持本心,不可失了分寸。”她朱唇轻启,声音如空谷幽兰般清幽:“既来之,则安之。”话语简洁,却也让人感受到她的独立与聪慧,自有一番洒脱的气质。
李轩感受到身旁两位佳人的情绪,笑着环顾家人,朗声道:“爹、娘、大哥、大姐,这两位是与我一同历经风雨的挚友,慕容小小和苏瑶,她们在我身边不离不弃,此般情谊,我铭记于心。”说罢,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感激,看向慕容小小和苏瑶时,更添几分深情。
李母赵氏听闻,急忙上前几步,双手紧紧握住慕容小小和苏瑶的手,眼眶微红,激动地说道:“哎呀,两位姑娘真是天仙下凡一般的人物!多谢你们在外面照应着我家轩儿,快快进屋,别在这外面站着了,就把这儿当自个儿家!”她言辞恳切,眼中的慈爱与感激溢于言表,尽显一位慈母的善良与热情,让人倍感温暖。
李父李贵合在一旁微微点头,目光在慕容小小和苏瑶身上停留片刻,捋了捋胡须,笑着说:“两位姑娘一路舟车劳顿,想必累了,快些去歇息,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他的语气沉稳平和,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审视与探究,毕竟是一家之主,虽对儿子带回的姑娘感到新奇,但仍保持着几分威严与谨慎。
大姐李昭雪快走几步来到慕容小小和苏瑶面前,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拉着她们的手说道:“两位妹妹这模样,这气质,真是我见犹怜!来来来,我带你们去看看房间,有什么不满意的尽管说,咱们都是一家人!”说话间,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友善的光芒,动作亲昵自然,毫不做作,将她的大方与爽朗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一下子就亲近了几分。
而县令及官差们,在最初的惊讶过后,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纷纷上前向李轩道贺,心中则盘算着如何与这位如今已非凡人的李轩攀上关系,也好为自己的仕途谋些好处。
李轩笑着一一谢过众人,而后转身对家人说道:“此次归来,孩儿在外面也经历了不少新奇之事,往后定会慢慢讲与你们听。”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兴奋,话语间满是对家人的亲昵。
慕容小小乖巧地站在一旁,轻轻点头应和着李轩的话,偶尔抬眼望向李轩,眼中满是崇拜与依赖,仿佛他就是自己的全部世界。
苏瑶则神色平静,微微颔首,心中却在思考着如何在这个家中寻得自己的立足之地,既不显得突兀,又能与李轩的家人融洽相处。
李父李贵合听了儿子的话,笑着说道:“好,好,我儿有见识了,咱们有的是时间慢慢说。”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自豪与欣慰,眼神中满是对儿子的慈爱与信任。
李母赵氏紧紧拉着李轩的手,生怕他再次消失,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那模样仿佛李轩还是当年那个未曾离开过的孩子。
众人正说着,大姐李昭雪已经带着慕容小小和苏瑶去看了房间,回来后便忙着指挥下人们布置宴席。不一会儿,院子里便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酒香四溢。
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李轩讲述着一些外面世界的风土人情、奇人异事,引得众人时而惊叹,时而欢笑。慕容小小和苏瑶也渐渐融入其中,偶尔插上几句,气氛温馨而融洽。
县令和官差们虽心怀目的,但此刻也只能陪着笑脸,说着一些讨好的话,时不时地为李轩的故事鼓掌叫好。李轩心中明白他们的心思,只是淡淡一笑,并未过多理会。
酒过三巡,李父李贵合起身,举起酒杯,神情庄重地说道:“今日我儿归来,乃是我李家之大喜。我这当父亲的,只盼着日后我儿能平安顺遂,也希望我李家能在我儿的庇佑下,越来越好。”说罢,一饮而尽。
众人也纷纷起身,举杯共饮。李轩看着眼前的家人和朋友,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