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目光上移,正好和王爱国对视,他参军的时候,王爱国才11岁。
王建军现在还记得王爱国当初抓着他不放,那倔强的样子让他心中一暖。
王爱国和王建军的感情最好,老大长相性格像他们老爹。
感情比较内敛,急性子,脾气有点火爆,但对亲人绝对没得说。
剩下三个娃长相都随娘,长得好。
毕竟秦家村是出了名的出美人。
熟悉的秦淮如和秦京如,还有他老娘和她两个妹妹都出落地水灵。
村里其他大姑娘大多也是不愁嫁的!
除了老幺有点王母的性子,老二老三确是与王母性格大相径庭。
老二有股冲劲,韧劲,有想法,当初练武和参军就是一拍脑袋就自己决定了。
王父王母都拧不过他。
老三在王建军在时就是充当小尾巴,因为王建军当时是村里的孩子王。
王爱国最佩服的就是王建军了。
王建军走了之后,因为之前家里没钱供他读书,只能跟着家人去地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后一年,有了王建军寄来的钱,王父又把兄妹俩一起送进了学校。
妹妹倒是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平时在学校力争上游,努力学习。
回家后做完作业,又是做家务,又是烧火的,当时她才七岁,勉强与灶一样高。
老三在学校就是坐不住的,有事没事就喜欢到处溜达,只有饭点了才会回来。
这个时候,可没人有多余的饭给他吃。
勉强小学毕业了,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去城折戟沉沙之后,又回来跟着上了一年的工。
现在18了,身无所长,又眼看着到成家的年纪,王父王母也是急在心里。
二老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王建军了,看看他回来能不能管的住老三。
……
再说哥俩这一对视,因为是一家人,以前也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忽然有种一眼万年的感觉。
咳咳,王建军可不习惯这种感觉。
“老三!”
“二,二哥?”
“嗯,是我。老三,我回来了。”
王建军上前两步拍了拍王爱国的肩膀。
正要给他小老弟来个爱的抱抱。
“这么多人堵在门口干啥呢?孩子早就喊饿了,还不进去?”
声音由远及近,王父身后的老大夫妻俩,老爷子夫妇俩都来了。
“老三,堵门口当门神啊,还……”
王父话没说完,目光越过王爱国就看到了对面的王建军。
王父脚步一滞,目光紧盯王建军,胸口起伏不定,接着嘴巴张了张,而后却是一阵无言。
王建军见此,忙上前接过老爹手中的家伙什,一个个点名。
“爹,爷爷奶奶,大哥大嫂,我回来了。”
众人也十分欣喜地连声应答。
王父递给王建军手中东西后,顺手拍了拍他的手背,千言万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众人休息的时候,王建军也是三下五除二,用家里能找到的材料和放灶上的肉做了一锅大锅烩。
做菜的时候还得时刻注意身旁拿着糕点吃的两个小家伙。
小嘴巴吃东西的时候,还能叽叽喳喳地向王建军问东问西。
王建军之前把买来的东西分给了众人。
其中老爷子和王父看到烟酒的反应与王建军猜想的不一样。
老爷子是老怀大慰,他也知道他这孙子是个有本事的,孙子特地买来孝敬他的,他也是欣然接受。
王父则是既不接受,也不拒绝。
这让王建军有些摸不着头脑。
把菜装进一个找来的大盆里,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