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适应能力和接受力也是很强的。
不知不觉中,许聪聪已经接受了许明明的存在,她不会去看她,不去戳她玩,甚至也不主动去找妈妈,但是,她已经没有了丢掉她的想法。
许明明出生以后,报信人已经给许家的亲戚朋友都送了信,说了吃喜面的日期。
这天早上,早早的吃过早饭,许新安骑着自行车带着许聪聪出发了,他要先去趟丈母娘家,把许聪聪的姥姥陈蓁接过来。
邓念英和他一样,父亲早逝。他还好点,父亲死的时候已经15岁,已经算是个成年壮劳力,可以顶门立户了。
邓念英的父亲死的时候,她只有8岁。那个时候,她的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家里只有她和老母亲相依为命。
邓念英是老来女,她出生的时候,陈蓁已经四十好几了,老太太以前是地主家的小姐,裹着三寸金莲,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做饭和绣花,别的什么也没干过。
丈夫死了以后,家里只剩下她和最小的女儿相依为命。她下不了地,下地的就成了只有8岁的邓念英。邓念英也很早就成了个拿满工分的一等劳力。
陈蓁个子挺高,邓念英的两个姐姐个子也挺高,偏偏邓念英个子很矮,应该是早早从事重体力劳动给累的。
他和邓念英的婚姻,就起源于邓念英能干。
那一年,他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他的舅舅李云峰给生产队赶大车,路过邓念英所在的生产队,看见她在地里干活,老头一眼瞥过去,发现这个姑娘最能干,干的最快、最凶。
李云峰心想,这么能干的姑娘,正好给他外甥当媳妇,他甚至都没看清邓念英的长相。回到家,他和李云锦一说,李云锦也没意见。
长相不重要,能干才重要。
姐弟俩就托人打听情况,在知道邓念英能干、孝顺、品德不错之后,就请媒人上门提亲了。他们俩七拐八拐的,找的这个媒人和邓家还有点沾亲带故,属于八竿子打得着的亲戚。
幸运的是,邓念英长相不差,五官端正,和许新安还有点夫妻相。唯二的缺点就是个子矮了点,头发少了点,一条辫子又细又长,看起来有点好笑。
但是许新安也不怎么在意就是了。他觉得这两个缺点不是什么大问题。
没过多久,许新安和邓念英就结婚了。
陈蓁同意了婚事,但是并不喜欢许新安,她觉得这个女婿不知道心疼人,总担心女儿嫁给他会受气,所以她轻易不给许新安好脸,以此来敲打、震慑他。
许新安没事也不往她跟前凑,平时回娘家就是邓念英自己回去,他只有在过完年去拜年的时候去一趟。
但是他从不阻止邓念英往娘家拿东西,给老太太生活费,他孝顺自己的母亲,认为邓念英孝顺她妈也是应该的。
当然了,嘴贱几句在所难免。什么“你怎么不跟大姐二姐拿一样多”、“你拿的比她们多多了”之类的话,没少说,许聪聪都学会了。
陈蓁也不喜欢许聪聪这个外孙女,觉得她和她爹一样,不知道心疼人,以后铁定是个小白眼狼。
恰好,许聪聪也不喜欢她,觉得老太太太凶了,看着怪吓人的。她爸去姥姥家的时候她会跟着,她爸要是不去,她也不去。
今天这是没办法了,许新安去接人,必须把许聪聪带上,李云锦要接待早到的客人,怕顾不上她。
邓念英的娘家离的有点远,路很难走,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坑坑洼洼,颠簸的很,许新安在前面的大梁上绑了个小竹椅,还垫了小垫子,许聪聪还是觉得硌得屁股疼。
以前她去姥姥家,经常坐一会车就得下来走走,让许新安抱着她,邓念英推着车,这样她才能舒服点。今天也不行了,赶时间。
许聪聪坐在车上唠唠叨叨:“硌屁股,破路,下次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