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是因为忙着秋收,实在顾不上启蒙了。
邓念英没出月子,就算出了月子,也不能立刻就把人拉到地里干重活去。
家里有四口人的地,却只有许新安一个劳动力。李云锦能干,但是她主要是干家里的活,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喂猪喂鸡清理猪圈鸡窝,带孩子,这都不在话下,但是地里的活她真没干过。之前盖房的时候说要下地干活,只是说说而已。根本去不了。
李云锦有个致命缺点,她迷路。
夸张到什么程度呢?她只能在家门口这条路上直线走动,连弯都不能拐,只要拐个弯,她基本上就回不来了,得让邻居把她送回来。
娘家就在本村,她回娘家都要让许新安陪着回去,等回来的时候让弟弟或者侄子给她送回来。
幸好她不脸盲,还能认识人。有时候走迷瞪了,随口就能叫住一个人帮一下她。
家里人都知道她这个毛病,所以,李云锦从不下地。
许新安作为大孝子,自然也不会让母亲下地干活。
但是,让他一个人忙活4个人的地也是不可能的。这家伙本质上有点懒,爱偷奸耍滑。
所以,他选择找帮手。
开始干活之前,他去了舅舅家、姐姐家、大姨姐和二姨姐家,让人家忙完了自己家的就来给他帮忙。
舅舅和姐姐是至亲,都愿意帮他,大姨姐和二姨姐好说话,两家的孩子也都老实巴交,不介意多出点力。
至于他身边的几个堂兄弟?算了,那几个家伙比他强不到哪儿去,一个也指望不上。
二叔家的两个堂弟还要把自己的姐夫喊来帮忙,三叔家的新建更完蛋,他家一半的活是他大舅子来帮忙的。
九月份,许新安就开始早出晚归的忙碌生活了,收完玉米收花生和地瓜,还要摘棉花,一直要忙到入冬。
他自己干了大约有一半,亲戚朋友就来帮忙了。
许聪聪的二姨父帮忙耕地,姑姑和大点的表哥帮着收花生和地瓜,就连小点的表哥表姐也帮着剥玉米皮、摘花生,出了月子的邓念英也赶上了秋收的尾巴,虽然没去地里,但是晒花生、晒玉米,她都积极参与了。
邓念英干的很积极,亲戚都来帮忙了,她要是不好好干总觉得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李云锦说她:“你悠着点。你这刚出月子,没人说你。”
“哎。”
邓念英嘴上答应,手上动作是一点也不慢。
在这一点上,她比许新安强了一万倍。许新安和她截然相反,他一看有人帮忙,自己就要开始摸鱼,那是能少干点就少干点。
抽空就要和女儿玩一会。
在邓念英看来,这就是在找理由偷懒!陪孩子玩本质上就是自己玩!
邓念英一看他那个臭德行就要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