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新安把车停在医院门口,跑到门口小卖铺租了个担架,和邓念英一起把陈蓁挪到担架上,把人抬进了医院。
他一边走一边喊:“医生,救命!快来人呐!”
躺在担架上的陈蓁被他气得差点跳起来。她不过摔伤了腿,让他这么一喊,好像她要死了一样!
邓念英个矮腿短,跟着他的节奏两腿紧倒腾,根本顾不上反应。生怕不小心把自己妈再给摔了!许新安这个王八蛋也不知道迁就她一下弯个腰,她只能把担架抬得高高的去迁就他!
护士看他们抬着担架,跑的慌里慌张,一个嘴里喊着救命,另一个一脸严肃苦大仇深,直接就把他们带到急诊室了,医生立刻开始检查,最后发现只是右小腿骨裂,而且还不是特别严重的那种,打个石膏就可以。
他一边给陈蓁处置,一边教育许新安:“不要慌里慌张大呼小叫的,没什么事,净吓唬人了!”
许新安陪着笑脸:“这不是不懂吗……”
他来县医院就进过产科和儿科,别的科室没去过。万一挂了号还得等,也不知道老太太这腿还撑不撑得住了,他可是听她哼哼了一路。非常事情非常对待,他有什么办法?
给陈蓁打完石膏,用了止疼药,又顺便做了一些基础检查,老太太身体还不错,除了腿伤没别的毛病,眼不花耳不聋,没有三高,心脏正常,肺部没有杂音。
医生说:“回家养着就行,多吃点好的,补一补。过一个月回来复查一次,如果没问题,就可以拆石膏。要是恢复得慢,就得两个月再拆。这条腿不要使劲,要是没把握,就暂时别走路了,等恢复了再说。”
许新安交了钱,和邓念英俩人又把陈蓁抬回了车上。
然后,他把担架还给小卖铺,又重新租了个轮椅,租金一个月5块,交了50块押金。
许新安把轮椅放到后斗里,邓念英问他:“弄这玩意干嘛?”
“让咱妈坐啊。伤筋动骨一百天,她这一百天难道就整天待在屋里不出门啊?她坐在这上面,你推着她出门溜达溜达方便点。”
“让我妈去咱家啊?”
许新安反问她:“不去咱家去哪儿啊?”
让瘸腿老太太回自己家一个人生活是绝对不可能的。他要是这么干了,回家他妈都得拿棍子敲他!
他倒是想把人送到老太太的大闺女二闺女那儿去呢,但也就是想想,他干不出来那事。
他不是什么大好人,但是必须遵守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则。这是念英的亲妈,当闺女的照顾自己的妈,是天经地义的事。老太太要是有儿子,他就不管。但她不是没有吗!
当初他答应了婚事,对这种情况多少都是有心理准备的。
他不能主动把人往外推。当然了,如果大姨姐和二姨姐主动来接人,那他可能就半推半就了。大不了他出钱呗。
邓念英说道:“那就去咱家住吧。”
陈蓁不说话。她一个伤了腿的小脚老太太,确实得有人照顾着。
夫妻俩回了家,李云锦正在门口一边纳鞋底一边和人聊天,听见拖拉机的声音,她就站了起来。
等车停在门口,她看见了后斗里的陈蓁,赶紧笑着迎了上去,“医生怎么说?”
邓念英说:“骨裂,打石膏了。说得是养一两个月。”
李云锦说道:“那就在咱家养着吧,正好我们两个老婆子一块做个伴。”
邓念英笑着答应了。婆婆主动提出来,总比她先提要好。
陈蓁笑道:“麻烦你们了。”
李云锦说:“这有什么麻烦的。这是念英家,也是你家,你在这儿住是应该的。”
邓念英把陈蓁扶到轮椅上,许新安站在地上,抬手把轮椅抱了下来。陈蓁体重应该也就八十多斤的样子,连带着轮椅一起都没多重。
许新安跟邓念英说:“让咱妈跟你住吧,你照顾她方便点,我去聪聪那屋住。”
“行。”
邻居们都凑过来和陈蓁打了招呼,夸她精神好,又说骨裂不算事,好好养着就行。还跟她说:“无聊了让念英推着你到处转转,串串门,现在冬天,我们都闲着没事,咱们一起聊聊天。”
陈蓁都笑着回应了。
一家人进了屋子,李云锦把炉子通开,让火烧的旺一点,给陈蓁倒了杯麦乳精暖手,又跟许新安说:“你去买点肉,再看看有没有筒子骨,有的话买点回来,咱们炖汤喝。吃什么补什么,咱们多喝点骨头汤,好得快。”
她又跟邓念英说:“要吃什么喝什么,你看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