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西斜,身着一身素色衣袍的苏根生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缓缓朝着家的方向行去。衣角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腰间背着的药箱随着步伐有节奏地晃动着。
“春哥,你可算回来了,我在这等了老半天。”
苏国邦在院门口走来走去,瞧见苏根生,熟稔地上去帮忙提药箱。
“你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来,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还是谁身体不适?”
他跟顾芸这几天有事出门,不在村里,昨儿半夜才回来。
这不,今天一大早,村里头疼脑热的人都一窝蜂的上门请他看诊,他这一天下来都没闲过,下意识还以为苏国邦也有哪里不舒服。
“没事,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不少,今儿做了点新吃食,特地拿点过来给你尝尝鲜。”
“还有老二媳妇月份大了,到你这来请个脉。”
“年年也麻烦春哥顺道一块看看,看完我们也放心不是。”
苏根生了然,洗手进屋,示意苏国邦把药箱放下,将里面的脉枕放到桌上,招呼刘艳和苏年年进去。
好半晌,苏国邦把完二人的脉,将东西收好,这才对着有些紧张的刘艳说:“老二媳妇,且放宽心,不必紧张,孩子无事,胎息沉稳有力,气血调和,只要好好将养,平日注意休息饮食,孩子定能平安降生。”
说罢,他的目光转向低着头的苏年年,仿佛知道她节食似的,拍了拍她的小脑袋,等苏年年抬头,他盯着她意味深长地说:“至于你嘛,多多吃饭,好好长身体,听到没!”
后面几个字,他特意加重了语调,不由地令苏年年感到一阵心虚。
她节食做的这么隐蔽,连家里人都没发现,一把脉就看出来了?
应该不会吧!!
她带了几分侥幸,苏根生这句话说的这么笼统。
可能、也许、大概没有把出来,是吓唬她的,说不定他对所有看诊的小孩都这样说。
没错,就是这样。
王桂花听到外面的动静,炒菜的速度也快了不少,两个菜很快就被端进屋。
“根生,我家两个都没事吧?”
“无事,日后注意一下老二家的不要让她过于劳累,至于年丫头嘛,吃饭盯着些,保证每日吃的足量就行。往后无事,一月到我这看一次,反正也耽误不了什么功夫。”
苏年年: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中医可真是一门玄学。
在得到苏根生的答复后王桂花放下心来,“多谢,一个豆芽,一个鱼丸,都炒好了,芸娘进屋去了,你待会叫她趁热吃,我们就先回去了。”
在她把改装木犁的二两银子交给顾芸后,顾芸就回房了,应该是去放钱去了,她也没多想。
直到她们快走出院门,听到顾芸的声音,“诶,桂花,你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