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刚刚的交谈,她或多或少了解县令夫人的性子,看着大大咧咧,温柔大方,实则心思细腻,给人一种疏离感。
要不是年年碰巧救了县令公子,怕是和县令夫人这辈子也绝对不会有交集。
林舒阳最终拗不过,只收了调料和肉钱,毕竟大部分菜都是苏家自己带来的,根本没花钱。
送走沐蓉后,林舒阳把今天的菜钱算了算,豆芽十斤五十文,鱼十条三十文,生姜五斤二十五文,土豆十斤五十文,将钱拿给王桂花,共一百五十五文。
王桂花把钱收好,看着大厅里忙的脚不沾地的伙计,没再打扰林舒阳,起身告辞,先是把姜送到李贵那,然后带着几人去粮铺买了十斤黄豆和绿豆。
春风和煦,阳光正好,野草生长,万物复苏,几人不急不忙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苏年年东瞧西瞧,突然看到田里长出的草,莫名眼熟,走近拔了一根。
“乖宝,你拿着艾草作甚,它才刚刚长出来,要等它长长了才能拔,等到时候给你洗澡用。”
乡下的夏日常用艾草来泡水洗澡,以减少蚊虫的叮咬,驱虫效果很是不错。
苏年年的皮肤娇嫩,最是惹蚊子喜欢,每次被叮的包要许久才会消,所以每年夏天王桂花都会让苏子宁他们采一大捆晒干,留着慢慢用。
“奶,这个艾草剁碎了可以做饼吃!”苏年年掐了几段艾草的嫩芽,手上瞬间盈满了艾草的清香味。
前世,每逢清明节前夕,白婉都会回乡下一段时间,每次回来都会给她带艾草粑粑,她说那是她妹妹最喜欢吃的。
所以她也没少吃这玩意。
如今看到了,便有点想尝尝看还是不是那个味。
“我们家乖宝就是厉害,知道这么多能吃的东西,你们几个也快来帮忙。”王桂花走到苏年年身边蹲下,帮着一起摘,还不忘招呼站着的几人一起摘。
艾草并非全都长在一块地方,而是东一片,西一点,所以苏年年他们一路走,一路摘。
等到了苏家村,摘了差不多半筐,能做许多艾草粑粑了。
不仅是艾草,她在路上还发现了地皮菇,青色的,长得有点像木耳,滑滑的,她也捡了小半碗。
这东西沾了许多的沙子,比较难洗,尝尝鲜就够了。
没想到在乡下随便走走,总能有许多新奇的发现。
一回到家,苏志坚他们不在,院子的空地上似乎又多了几个竹荪蛋,让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找她爹。
但看着艾草和地皮菇,歇了心思,还是趁着新鲜把吃的给做出来吧!
她和大哥二哥把艾草给洗了一部分出来,问在旁边洗地皮菇的王桂花,“奶,家里有糯米吗?”
“糯米?”王桂花没听说过。
苏年年不知道这个朝代的糯米叫什么,只能尽量用简单的话描述,“和我们平时吃的米很像,磨成粉黏黏的……”
她形容了半天,在讲到元宵的时候,王桂花恍然大悟,“乖宝,你说的是江米吧!咱家的都吃完了,村长家去年种的多,待会我去村长家买些回来。”
“奶,还得磨成粉!”
王桂花想了想,晒谷场上有磨盘,待会她买完就去晒谷场磨好再回来。
洗完地皮菇,她就拉着苏志强去了,拉磨盘的活,还得力气大的才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