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开始!
我让儿子打转勺子,儿子说让他爸打,他说让我来。我用食指轻轻带动勺子旋转,最后猛一使劲,勺子在光滑的茶几桌面上快速地转动起来,孩子们热烈的拍手,有的喊:
走!走!走!有的喊:
停!停!停!气氛跟看决斗赛一样。勺子转了好几圈,最后慢慢减速下来,儿子像裁判一样举着手掌喊着走走走,他爸就坐在我右边直角这个地方,看着应该就要停在他面前了,孩子继续喊着走走走!没想到勺子还真听儿子的话,最后一摆,静止的时候尾巴正指向我,两女儿失望的说:
“哦!”她们也担心弟弟不跟爸会轮到她们身上。但是说心里话,两个女儿我是不可能留在他身边的。
男孩高兴的直跳起来!满客厅的跑着喊着:
“我跟妈妈了……我跟妈妈了……”
不知道是天意故意在警示他,他将一无所有?还是儿子真得跟在我身边?这时候进来客人了,走到客厅了,我们才知道。客人还随着儿子声音问:
“跟妈妈什么呀?这么高兴!”儿子捂住嘴,跑到我身边来,我拍他的脸,暗示他不要说。
他小姑姑一家子到了,后边进来了儿子他奶奶还有他大伯的两个儿子,阵仗不小。我马上招呼客人坐下,端了一杯茶给儿子他奶奶喝,她笑得很开心,拉着我的手在身边坐下。一直家族亲戚关系都很好的,他大伯这两位儿子从小我看着长大,也挺关心他们,一直印象很好,但凡知道我休息回来,得空都会过来照照面聊聊工作和生活的点滴。这次大过节的,他们肯定知道我有回来。
亲戚一坐下都是先读老三篇:表扬我三个孩子教育得好,学习好,礼貌好,懂事等等的话。她小姑特意把我大女儿二女儿还有儿子都叫到跟前,郑重其事的对她两个孩子说要向哥哥姐姐们学习。后面才知道他的来意,这次来除了看他母亲,来我们家的主要目的是要说暑假想让她两个孩子到我们这边来住,跟姐姐和哥哥一起学习。还说跟哥哥一起上暑假班,儿子听了,伸出长长的舌头,表示不怎么喜欢!他知道,小姑的儿子比较淘气,学习成绩也比较一般,怕老师和同学会不喜欢他。大女儿跟二女儿没有表态,一般大人说话她们不插嘴,都是看我的意思;作为哥哥和舅舅的那位也只是微笑招呼着喝茶,也没做个表态;他大伯的两个儿子极力赞同,说那肯定是好事!先别说学习成绩提升,来这边至少能学得更规矩些。大家都想把决定权推到我这边,非我拍板不可……
实在是今非昔比!曾经我把心全部扑在他身上,爱屋及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对他母亲比亲妈还亲,对他兄弟姐妹的孩子,也当自家的孩子一样……这些年在亲戚之间种下的亲情也不是我跟他感情破裂就能破裂的。而且他们也并不知道内情,我曾经下过通牒,对他妈和姐说过,如果他再不改,可能就得分家了。之后他们找他去做思想工作,以为改好了,我也懒得总跟她们说这些,反正都是成年人,事情轻重,心中都有个数。他们家族一直对我很好,把我当定海神针似的,感觉没了我生活之舟就会翻船,为了孩子,我就这样坚持下来了……今天他妹暑假要托孩子的事,我本不想表态,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也不好推辞,家里房子这么大,也不是住不下,就只能答应下来了。
他们继续聊着,外边又来客人了,是我哥哥的女儿们来了,我的侄女们个个都很漂亮,一出现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过节大家都休息,就串串亲戚的门。她们跟我这位姑姑很聊得来,一直也亲密无间。客人之间互相打过招呼后,大女儿招呼她的表姐姐们到另一个喝茶的座位坐下。我们家客厅有布置两处喝茶的地方,那边靠食厅放一套藤子坐椅,大热天坐起来比较凉快;这边放一套红木座椅;楼上才设有软座,冷天可以到楼上喝茶。主要是我们家逢年过节客人来得多,不同的客人分开来喝茶比较好聊天……我以前是很好客的,内外家族的亲戚朋友都喜欢来我们家做客,甚至在我们家吃饭过夜……我跟孩子招待着两边客人,侄女们自己泡起茶来,二女儿洗了两盘水果各分一盘端上去,姐姐们都夸二女儿勤快,夸大女儿标致端庄文雅就像姑姑。我在侄女们的心目中就是个典范,是文化知识的化身。她们都说来姑姑家有不一样的感觉:有书香有花香,既文明又和谐,倍感温馨……
真是惭愧噢!她们哪里知道?这温馨的背后其实暗流汹涌,不堪回首:曾经在婚姻殿堂上发誓,无论贫穷疾病都会相伴一生的誓言,如今已成了心头上的一根刺;曾经“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个人,如今已形同陌路,貌合神离;这座用真情真爱筑起的避风港,如今日渐倾斜,爱的指针已不再高悬,不再指向前方。
她们确实不知噢!刚刚还在玩转盘指针定孩子归属的游戏呢!人生就是这般无奈!谁不想父慈子孝;夫义妻顺,百年恩爱,白头偕老呢?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