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复乘舟梦日边。”杨总故意对徐经理说:
“徐老弟,你知道我的爱好了吧?”徐经理答:
“知道,你就喜欢钓鱼!不是说闲来垂钓吗?不过林老师的乘舟梦日边我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杨总又说:
“林老师能这么对答如流,肯定知道它的意思。来,我敬林老师一杯,请林老师为我们解读。”大家举起杯,我随意喝了一口,领导说吃菜,吃菜,边吃边讲。徐经理帮大家勺了汤,我喝了两口汤就继续讲:
“这两句诗,是用了两个典故,上一句是指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蟠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下一句是指是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舟从日月旁边经过,后来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听完我的解说他们都拍手叫好,啧啧称赞!杨总,还加上很有程度的一句,真是: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林老师真是了不起,才华如此了得,让人望尘莫及。”我说:
“杨总过奖了,大家能一起学习、探讨,我也受益匪浅!”
“林老师又多才又谦逊,真是难能可贵!”杨总又举起杯说“喝酒,大家喝酒,今天的酒喝的特别有味道。”徐经理为杨总斟酒满上,也为领导和我都添上,然后走到门口,让服务员再来一瓶红酒。领导又叫大家边吃菜……一会杨总又好像想到了什么问题,直接对我说:
“对了林老师,我刚读到两句诗,不大理解深刻含意,想请教一下林老师。”
“请教不敢!大家一起学习。”杨总请讲:
“叠山迟死文山早,青史他年任是非。”这里边的叠山跟文山指的是谁?。我说:
“杨总的诗词读得还真不少!值得很多老板学习。这是明代张煌言的诗。叠山是谢枋得的号,文山指文天祥。你得简单补充说明一下写作背景:
张煌言,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他们都是爱国志士。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为后世传颂。
于谦在明朝抵御瓦剌入侵时力挽狂澜,保卫了京城。
张煌言坚持抗清,不屈而死。
他们三人都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且都与杭州西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被并称为“西湖三杰”。
张煌言临难时写这首诗的时候,希望他自己能像文天祥一样,成为后世景仰的英雄。他对谢枋得拒绝元朝征召,绝食而死的行为表示赞赏,这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值得后人学习。因为谢枋得比文天祥生得早,死得晚,所以就用“叠山迟死文山早”这样来表达……
他都听得很认真,都忘记了吃菜,杨总兴趣正浓,他说林老师,给我们讲讲文天祥的故事,我最喜欢他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说:
“杨总先吃菜喝酒,然后我们再继续讲。”大家都举杯,互相敬酒,领导很满意,鼓励示意我继续加油。我说:
“听闻杨总也喜欢历史,国学文化,接下来请杨总来讲,我愿洗耳恭听。杨总说:
“在忙林老师面前讲,那真正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请林老师不要推辞,满足我这位爱好者的求知欲,大家举杯,敬林老师!”推托不去,我说大家承让了,开始讲文天祥的故事:
“布衣状元文天祥:公元1236年出生于江西庐陵,原名文云孙,字天祥,西汉蜀郡太守文翁后裔。父亲文仪学识十分渊博,为了买书宁可当掉衣服的书痴,虽然一生没有做过官,但却培养出一个品学兼优,才貌双全的儿子。21岁参加考试,一路过关斩将,殿试答对策论时,一篇以【法天不息】的万字策对,不打草稿,一蹴而就。
宋理宗非常欣赏,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将他钦点为状元。于是文云孙便改名为文天祥,字改为宋瑞。
公元1529年,元军开始大举攻宋,宋军孱弱的战斗力,根本无法抵御强大的元军,朝野上下束手无策。当宦官董宋臣建议理宗迁都时,满朝文武竟无人提出异议。当时任宁海军节度判官的文天祥,仗义上书,请求斩杀董宋臣,以正人心,但理宗没有采纳。文天祥一气之下,自己罢官,回家休息了。不久,元军退兵,文天祥被请回朝廷担任刑部侍郎,因为政见不和,屡遭弹劾,37岁的文天祥就主动申请退休。
公元1274年,元军再次南下,欲灭宋朝,年仅六岁的宋恭帝由谢太后代为颁布《哀痛诏》号召各地豪杰义士出兵勤王。
陈天祥接到诏书后痛苦流泪,旋即散尽家财,组建集结了万余义军准备出兵勤王。朋友对他说,元军来势汹汹,你这区区乌合之众,根本就是去送人头。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是若我们都不去,那就没人去了。道义站在我们这边,我们会赢,去的人多了,国家就能保住。
没想到朝廷投降的速度,比文天祥行军的速度都要快。公元1276年,宋军投降了,文天祥又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和去和元军议和,文天祥刚一到元军大营,就和援军元帅伯颜发生了激烈的辩论,伯颜大怒,命人将文天祥抓了起来,幸好文天祥在被押解北上的途中逃了出来。而此时的南宋朝廷,已流亡到福州,文天祥回到朝廷,被任命为右丞相,随后又自赴剑南州聚兵抗元,但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
公元1278年,卫王赵昺继位,拜文天祥为少保,封信国公。当文天祥知道妻女已被元军俘虏,老母亲和唯一的儿子也相继去世。国破家亡,官爵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仍然继续领兵与元军周旋于潮州,岭南之间,不久文天祥兵败被俘,元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正在崖山抵抗的张世杰。文天祥不肯,最终写了那首《过零丁洋》,张弘范看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竟失口赞叹好人好诗!随后竟不再逼他写劝降信。崖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张弘范曾许以宰相之职劝降文天祥,被其拒绝,随后便押解至元大都。被囚禁期间,文天祥宁死不屈,在得知妻女在元宫中沦为奴婢后,仍然写信劝慰他们不要丧失气节,必烈非常欣赏文天祥的才华,几次劝他归顺元朝,但都被严词拒绝,忽必烈便问他到底想要什么,结果他回答道:但求速死。
公元1282年,文天祥在向南方跪拜后,从容就义,享年47岁。
后人评论文天祥,他是一位年轻的状元,家境富裕,家庭幸福的文官,他本可以冷眼看世界,也可以归隐山林,独善其身,但他非要热血洒江山……这就是一个人的志向。文天祥是以身殉志,他的精神永垂青史,真是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讲完了,大家还沉浸其中,领导先站起来举杯:
“为林老师的精彩故事干杯!杨总”也接着说:
“太难得了,真是人间翘楚!是我见到过的最有才华的大才女!再敬林老师一杯。”我说:
“谢领导和杨总的鼓励,我一讲就忘了时间,都耽误大家吃饭了。”杨总说这才是最美味的知识大餐!比吃什么山珍海味都有胃口!往后要多请林老师一起吃饭,太享受了。”我觉得时候差不多,想让领导和徐经理跟客户谈点业务,就起身说:
“失陪一下,离开包厢。”我上了一趟洗手间,照着镜子满脸通红,感觉全身热腾腾的,头有点重,我把手浸泡在凉水里,想让身体尽快降温。离开卫生间我到大厅逛逛,找一个空旷的地方透气去了……
我再回到包厢的时候,只见领导和徐经理满面笑容的,徐经理在收起签好的合同,领导跟杨总在握手说合作快乐,希望杨总多多支持!我想今天大概有一点收获。杨总走过来跟我握手说:
“今天认识林老师,很高兴,往后请林老师到家里做客,我儿子也特别喜欢历史,诗词,国学之类的,经常问我,我都答不上。我是为孩子而学习的,要是能请到林老师这么渊博的大才女当孩子的家庭老师,真是荣幸之至!林老师,我们留个联系方式。”所以他报了电话,我打过去。杨总又举起酒杯,说最后再敬林老师一杯……我都喝不下了,有点不胜酒力,徐经理接过我的酒杯,对着杨总说:
“杨兄,不要介意我替林老师喝了,她从来在外面不喝酒,也没这么大的酒量,今天杨兄的面子太大了”!杨总也说:
“老弟,你也知道,我很少喝这么多,今天真的很开心。谢谢大家!我就先告辞了,往后有机会再聚。”他们要送杨总下去,领导对徐经理说:
“我送杨总就好,你照顾好林老师,她喝的有点多,先泡两杯热茶给她喝,等她好点了,再送她回去。”他们刚出去,我直接趴在餐桌上,头都抬不起来,好晕哦!徐经理跟我说什么我都听不见了……
徐经理,这时很为难,很纠结,想直接送我回家,又怕到楼下抱我上去,我知道了,肯定会很不高兴;不送回去,在这里看我趴在餐桌上睡也不好。思来想去,他直接让服务员开个房间,然后把我抱到房间里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