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又三天过去了,该吹起冲锋号角了,对于一个刚做业务的人而言,每一次跟大客户的洽接都如临战场……下班后我跟徐经理说:
“晚上去拜访你那位客户朋友。”他说:
“你终于决定出战了,晚上几点?"我说
八点半准时到客户家。”
“好,我先跟杨总约定。我提前半小时楼下等你。”
然后就分头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了。
下午没有去公司报到。睡了一个很好的午觉,很早把晚餐做好等女儿放学回来,一起吃的晚餐,女儿看晚上吃的这么早就问:
“妈妈,晚上是不是有事要出去?"我说:
“妈晚上有点业务要去谈。”女儿说:
“那您吃好去准备,我来洗碗就好。”
“女儿乖!晚上带夜宵给你吃。”吃好我就去洗澡,捯饬自己了。
八点钟我准时在楼下,徐经理也准时到,坐了车直接往客户家的方向走。他徐徐开着车,想找话题聊,然后说:
"我们在部门听保单分享,一般晚上约客户都约八点比较多,你怎么约八点半?能说说你的想法吗。”我反过来问他:
“去客户家这条路也没那么远,你怎么提前半个钟头?也说说你的想法。”他说:
“想慢慢开,慢慢聊呗。”我说:
"今天是周五,一般客户会吃的晚一点,因为一周的工作和学习到一段落,都有放松的心理,我们晚一点到,彼此都不会太紧迫,就是需要谈晚一点,也不会影响明天孩子上学或上班。”他说:
“你想的真细心。”我接着说:
“一会到水果店停下来买一篮水果,表示对客户上次信任的答谢,也是对这次的预祝!可能需要五分钟。像杨总这样的家肯定是深宅大院,停个车,上个楼,至少也要五分钟。所以你提前半个钟头有先见之明,高瞻远瞩!没有紧迫感。谈业务真的不需要论持久战,所以八点半一点都不晚。”徐经理脸上挂着笑容,心里甜滋滋的,他想每到关键时候,林老师就会夸奖我,让我对晚上的战役充满必胜信心。
杨总家到了,我们按门铃等着开门。开门正是杨总,他满脸堆笑的说:
“徐老弟跟林老师终于来了!还带水果呀,别客气。”徐经理把水果篮放下,杨总对他搭肩揽背的就是老朋友那种热情,一点都不拘束。我进门就行了照面礼,等他们热情完了才说:
“唐突造访,打扰杨总清静,诚惶诚恐!”扫视一下环境感叹道:“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不过如此也!”杨总说:
“林老师过奖了。”杨总话音刚落,一个男孩走出来礼貌的打招呼:
“林老师好!”我对着杨总说:
“这是令郎吧?令郎年方弱冠,一表人才,眉端眼角聚精英,是未来的栋梁之才。”杨总答道:
“是犬子。犬子年方15,名叫杨浩。”杨总说完,杨浩行礼回房间学习。这时候里边走出来一位风姿绰约服饰精致的女人,边走边说:
“林老师,大才女到了,听我家老杨对林老师的才华赞不绝口,今晚得以会晤十分荣幸。”她走到身边来,我也应声站起来,她还继续赞美着:“林老师,气质非凡,仙姿超俗,真是不同凡响……”我赶忙回赞:
“杨太太才是绝世佳人,有羞花闭月之容,沉鱼落雁之貌……就像太白说的,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杨总听后笑着对徐经理说:
“你看女人见面就赞美个不停,不像我们大老爷们我就只会问在哪发财……”他又对她太太说:
“你赞美不过林老师,林老师八个字就说出了古代四大美女。把你赞得闪闪发光,还不快请林老师坐下喝茶。”杨太太真的笑得像一朵花,热情的招呼我坐下,杨总的茶也泡出来了。杨太太,帮我端过来一杯茶,我说谢谢,就端起茶杯品茶了……杨总问:
“林老师,这茶可还顺口?”我细心的品着茶,味道很熟悉,然后回应杨总:
“这茶好喝,我喜欢[君山银针]这个味道。”杨总说:
“林老师不但博学多才,还如此见多识广,知道这是君山银针茶。”我说:
“这款茶有幸喝过。”杨总又说:
“听说这君山银针茶,还有一个传说故事,能否请林老师讲一讲?大家饱享耳福,增长见识。”杨太太也接着说:
“林老师出口成章,很喜欢听林老师讲话。”我回应:
“不敢,不敢!得杨总和夫人抬爱,自当知无不言,不吝献丑。”于是就讲起了金山银针茶的故事:
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驾崩于九嶷山,他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闻讯悲痛欲绝,匆忙奔丧途经洞庭湖时遇难,湖面突然出现72只青螺将她们托起,聚成了君山,湖底还出现了定海神针,神针可随湖水涨退伸缩。后来两位妃子在君山播下茶种,至此君山有了茶树,后人仿照“定海神针”之形将茶制成针状,取名为君山银针。
还有一个传说,在后唐时期,明宗李嗣源第一次上朝时,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当开水倒入杯中,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渐渐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着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茶叶又慢慢下沉,如同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便问侍臣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用君山的白鹤泉水泡制的“黄翎毛”茶(即君山银针)。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
后来也有不少描写君山银针茶的诗,如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周新惠的“惬意杯茶无俗韵,热情田女有诚心”……等等。这些都是赞美君山银针茶佳句。
杨总喝的可是贡茶,可见品位不俗!今晚我跟徐经理都有口福了。杨总听得很过瘾,杨太太也啧啧夸奖,一巡茶要泡好,听了故事再来品茶,味道就更不一样了,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茶有茶文化,公司有公司文化,有文化才能经久不衰。大家都品得津津有味。喝完茶,杨总说:
“跟林老师一聊到文化层面上去,就把今晚的正事给忘了。我们先办一下手续,接着再聊。我让林老师设计的健康险设计好了吧?”我说:
“设计好了。”随后把设计书拿给杨总看,杨总接过设计书123翻一遍说:
“就按林老师设计的保额投保,签名的保单呢?”我说:
“杨总,不用仔细了解一下吗?”杨总说:
“这些设计书,很多业务经理给我设计过,我办公室的抽屉里有一大叠,他们也给我讲了很多遍,都快会背了,不用再了解,”我强调说:
“杨总,我们还是了解一下比较好,因为买保险要明明白白的买,万一出点什么事不会出现纠纷。”杨总说:
“林老师的态度很诚恳,很负责任,我赞赏!你要说的就是那些注意事项,对被保险人不利的内容!”
“杨总说的也是,杨总一旦投保,公司一旦承保,就要全权负责杨总一家的健康保障问题,所以在这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责任才是公司应该负的,什么责任是不在保险效力范围内的。”徐经理接着说:
“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要么让林老师休息一下,我来替林老师讲解。”杨总又强调说:
“关于注意事项,我哪天找你徐老弟边喝茶边了解就好,跟林老师在一起的时间很珍贵,就喜欢讲文化知识上的东西,快把保单拿出来签名完事。”徐经理让我拿保单给杨总签名,我让徐经理拿他的保单签名就好。经理在他的黑皮夹里拿出三份保单,让杨总和杨太太签名,杨浩还未成年,就让监护人杨总替签。签完名杨总把准备好的,他们一家子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户口本复印件,还有他本人的银行账号复印件给我,我递给徐经理。杨总说完事了,保单你们回头再填就好。我说不在这里填保单,那得让杨总和夫人再签一套保单的名,以防万一填错了,不能更改,他们都照办了。我帮徐经理把所有资料都收拾齐整装进皮夹里,杨总说:
“我们继续泡茶聊天。”话题还没起,杨浩拿了一张提升版练习试卷来问他爸,里边有一道题这么写:
@,用另外一句诗词表达“过尽千帆皆不是”之意。
杨总看后说:“过尽千帆皆不是”,我都还不尽理解它的诗意,怎知道用另外一句诗词来表达呢?我不懂。他对儿子说直接请教林老师。
接过试卷,看了题目然后说:
“过尽千帆皆不是,指的是对感情的专一。比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也是这个意思。但在这里,这两句还不是最好的。我想你就填上一句柳永的词: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就更贴切了。杨浩听得心领神会,不停的点头好。杨总说:
“林老师的诗词量好大,记得又多又细,信手拈来……”他忽然又说:
“对了,林老师,说到柳永的诗词,忽然记得大学的时候,老师曾经讲过:相传金主完颜亮因为读了柳永的的一首词而动侵南之念。是柳永的哪一首词呢?现在记不起了。我说:
“是柳永的[望海潮]。金主完颜亮不仅读后动了侵南之念,还妄想“立马吴山第一峰”。我转头问杨浩有读柳永的[望海潮]吧?他说有。让他背一下,他有点犹豫。我说背整首太长,你就读几句能描写那个景物的就好,他挠着头,有点不好意思。我说没关系大胆读,要是漏了老师帮你补上,他就慢慢读出了: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杨浩摇头表示想不出来,我补充下面几句: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杨浩说对对对,又接下去: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