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顾前如约回来,两人登上了周恩良安排的私人飞机。
来机场接机的是周恩良父子和杨名舟。
小妹丁岚正准备即将来临的高考,田桂香则在家准备接风宴,曾小黎据说也在他家,刚接手了公司,忙得焦头烂额,原本打算过来接机,不过感觉周恩良路上有事要跟丁白谈,就没跟来。
丁白和周恩良坐上了他那辆座驾,顾前则和周嵘同车。
“看你眉头不展的,遇上了什么麻烦?”
周恩良蹙眉皱脸。
“强世集团、诺氏全球、徽锐三大医药巨头都派来了代表,一直要我和你跟他们见面谈判。”
他叹着气,“诺氏全球原本就是心血管产品上有绝对话语权,他们这次难得低下头过来谈判合作,摆出了一副谈不成就开战的架势。”
这些都在丁白预料当中。
毕竟这些国际性医药集团垄断市场多年,形成了一种难得的默契,民济生物制药与这种巨头相比,就像初生婴儿。
“你在担心什么?”
“最近民生药业、宏恩投资、天恒药业以及宏恩旗下各个上市企业,股市上都有异动,怀疑这是他们在暗中布局。”
这些产业是周恩良核心资产,很早就上市,他手上的股份做不到绝对控股,一旦被人收购,尤其民生和宏恩投资,将会从外围间接拿走民济制药百分四十九话语权。
虽说两家公司体量很大,但在国际巨头眼中,也只能算是小爬虫而已。
被国际资本掌握的国内企业,下场如何,早有前车之鉴。
“你做了什么准备?”丁白问。
“天恒那边,我已经做了拆分,把制药部分剥离出药业,没有上市,暂时问题不大,但民生药业和宏恩投资这边,我已经抽调了未上市的矿业集团这边大部分资金,逐步回笼股份,迄今为止,民生总股份在百分之三十一,而宏恩投资,只收回了极少部分,总股份约占百分之二十六。”
周恩良忧虑不止这些,矿业集团抽调的资金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回笼两大企业庞大的而分散的股份,而且在外部势力干预下,大股东坐地起价,以手上现有资金,收回绝对控股权,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丁白不是商界奇才,没法给出解决股份收购上的建议。
但他掌握核心技术,民济制药一旦离开他提供的四种核心药材,新药也就是普通药物,有一定疗效,却永远达不到治愈效果。
“给他们。”他突然说道。
“给他们,你是不是……”周恩良震惊不已,疯了两个字差点脱口而出。
丁白平静如水,“你觉得,我们把手上的股份抛出去,能换回多少钱?”
周恩良震惊之余还是给出了一个笼统的答复:“按市场给出的未来十年发展预期,至少千亿。”
丁白眼睛一亮,随即恢复:“能弄回千亿?有了千亿,能不能再造民生药业和宏恩集团,乃至天恒药业?”
“差一点,也不多。”
周恩良解释道:“当然比起个人占股翻了几倍有余,如果操作得当,完全可以从股市上多挣一倍,到时另起炉灶,不输这两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