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又有几个老病号站出来为仲卿舟作证。
听到这些人的话,人群中的议论声小了些,刚刚那些着急的病人也犹豫起来。
秀莹却依旧不依不饶:“哼,个例而已,说不定只是凑巧。一个学徒,能有多大能耐?既然你们都说这仲卿舟医术厉害,那就把这个夫人的癔症给治好啊。”
仲卿舟自始至终都静静地站着,这虞姝儿带着她的小姐妹来唱红白脸,不就是想让她在众人面前出丑吗?
那她可没打算给她们这个机会。
仲卿舟微微福身,朝着众人轻声道:“诸位叔伯婶姨,卿舟虽只是学徒,但对医术的敬畏之心从未有过丝毫懈怠。行医之路,本就是如履薄冰,无论资历深浅,都应以患者为重。若诸位信得过我,我愿继续为大家诊治;若心中存疑,我也绝不强求。当然,言多不如事证,既然我家妹妹这么信任我,还专门给我引荐病患,我也不能退缩,这位夫人的癔症,我接了。”
啊?
众人一片哗然。
厉正森等老师傅都担忧的看向仲卿舟。
李华侨更是心慌,他低声在仲卿舟耳边说道:“小船儿,你可别冲动。这癔症可不像其它病症那样好治。”
仲卿舟回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就在刚才,她已经调出系统技能面板,找到了心理治疗技能。
众所周知,现代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师出于威廉?冯特,大约不到200年历史。
而中医在大家的印象里就是开方治病,诊脉、针灸等,和心理学貌似不搭边。
其实不然,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东汉末年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则为心神疾病的防治确立了完整的体系。
以后,又经孙思邈、张子和、李时珍、叶天士等历代医家的阐发运用,世代传承。
直至今天,中医仍然用“心主神明”的理论来解释复杂的心理现象,治疗身心疾病。
举个简单例子,大家都听过七情六欲这说法吧?
在中医里面,“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
中医认为情绪过度变化可以引起疾病,但可以利用情志相胜理论来治疗疾病。
中医情志疗法是一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医学心理学,它反映了古代医学家们独特的思维和辨治观,是经典理论和临证经验的完美结合。
而历代医家运用情志相胜的理论,独辟蹊径,验案颇多。
而最典型的就是《范进中举》中那段饶有兴趣的描写:胡屠夫一巴掌将因中举后狂喜不已,痰迷心窍的范进打得痰涎俱出,使他的神志恢复如常,写下了“恐胜喜”的心理治疗的精彩一笔。
“怎样?”张煜看向仲卿舟。
仲卿舟想了想:“应该不难!”
随后,仲卿舟看向系统,现在的她已经不屑于兑换临时技能,要搞就搞永久的。
“系统,兑换永久初级心理治疗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