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仲卿舟想买庄子,老陈赶忙接过话茬,说道:“那庄子有三进院落,前头还有个不小的院子,能种些花草蔬果。屋子都还算结实,就是有些年头了,可能得稍微修缮一番。宅子后头靠着山,风景倒是不错,平日里也安静。”
仲卿舟脑海中开始勾勒出那宅子的模样,心下有些意动,又问:“听起来是个好地方,只是不知为何一直没谈好价钱呢?”
陈林氏轻轻叹了口气,说道:“那房主本就不舍得这祖宅,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也不会想着卖。他要的价钱,比这附近宅子的均价要高上不少,买家们一听那价格,大多都打了退堂鼓。”
仲卿舟思索片刻,问:“不知这价格高到什么地步?”
陈大哥伸出三根手指,说道:“仲大夫,一般像那样的宅子,在咱们这地界,最多也就二百两银子,可他开口就要三百两,整整多出一百两呢。”
仲卿舟心中默默衡量着,这价格确实不低。
不过,她现在有钱。
“陈大哥陈大嫂,不知你们能否帮我牵个线,我想见见那位亲戚,和他聊聊这宅子的事儿。”仲卿舟看着夫妇二人,眼中满是期待。
陈大哥和陈林氏对视一眼,笑着点头:“这有何难,反正都是亲戚,我们找个时间去他家说一声便是。仲大夫您若是真有意,这事儿说不定还真能成。”
仲卿舟大喜,忙说道:“那就有劳二位了,若真能促成此事,我定不会忘了二位的帮忙。”
说话间,仲卿舟已经施针完毕,她叮嘱陈林氏一些注意事项后,便起身告辞。
回去路上,她的脑海中一直在想着拿夷山的庄子。
都说这开封一马平川。
其实不然。
明朝时的开封有“三山不显”之说,即土梓山、爪儿隅头山、夷山。只不过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土丘高坡,而且在现代社会也早已不复存在了。
可现在是大宋年间,夷山仲卿舟去过,位置不错,距离城区不远,以后不管是教学还是到千金堂上班,都很方便。
回到千金堂,李华侨就凑了上来,他在说晚上聚餐事情。
一来是给冯希接风。
二来是恭喜仲卿舟出师。
仲卿舟本来没想去,但想到自己刚刚转正就脱离群众会被人说是傲慢,只好答应。
饭桌上,大家有说有笑,特别是那群学徒们,个个围着仲卿舟转。
看得冯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好歹也是今天的主角啊,怎么就无人问津。
“还是卿舟好啊,已经确定留在千金堂了,像我们,还不知道未来在哪里?”陈庆治在那感叹。
“呀,你这话可就说得没边了。你们急诊科几个人多半已经内定,像我们才是没有方向。这内外科顶多再各留一个学徒就已经很好了。”一个叫古振明的学徒说道。
大家闻言,纷纷起哄。
都说当初怎么不跟着仲卿舟混,要是跟着她去了急诊,至少留下来的几率多九成。
仲卿舟在旁听得很是汗颜:“大家可别乱传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操控这千金堂的人事呢。”
“哈哈……”众人哄堂大笑。
不过,尽管大家看起来好像是在开玩笑,但心里多多少少也有这样的遗憾。早知道仲卿舟是块宝,当初就该死死抓着不放手。
你看那李华侨,简直就是运气爆棚,就因为第一个和仲卿舟说话,就直接被她带着飞。
听到一众学徒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仲卿舟心思又开始活泛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