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书砚皱了皱眉,“子秋,读书识字能让你明白更多的道理,对你以后有好处。你不能因为一时学不会就放弃啊。”
沈子秋却不以为然,“可我觉得学会打架才能保护我们自己,那些书本有什么用?”
这时,沈一棠也走了过来,她拉着二哥的手说:“二哥,你别灰心呀。你喜欢打架,说不定以后能成为一个很厉害的大侠呢。而且,你现在学不会不代表以后学不会呀,我可以帮你。”
沈子秋看着妹妹真诚的眼神,心中的郁闷稍微减少了一些。
他知道妹妹是为他好,可一想到那些让他头疼的文字,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寒冬的风依旧凛冽地吹着,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家里日渐浓厚的年味儿。时间就像山间的溪流,看似缓慢却又在不经意间匆匆流逝,一晃眼,新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
这个冬季对于沈书砚来说,是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他每日天不亮就起身,裹着那件打满补丁却十分暖和的棉衣,踏着厚厚的积雪前往猎户家。
在猎户身边,他就像一块海绵,拼命地吸收着打猎的技巧。从如何辨别猎物的踪迹,到设下巧妙的陷阱,再到使用简陋的工具精准地击中猎物,他都学得一丝不苟。
每一次成功捕获猎物,他都会满心欢喜地扛着猎物回家。那些肥硕的野兔、山鸡,让家里的食物变得丰富多样起来。
不再是单调的烤土豆和野菜汤,而是有了香喷喷的炖兔肉、烤山鸡。弟弟妹妹们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红润的光泽,眼中的光芒愈发明亮。
不仅如此,他还将多余的猎物带到集市上去卖。集市上熙熙攘攘,充满了讨价还价的声音。
沈书砚虽然不善言辞,但他的猎物品质优良,总能卖个好价钱。
这些钱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这个贫苦的家,让他们有了购买一些生活用品的能力。
在忙碌之余,沈书砚还在镇上的书店谋得了一个抄书的活计。
书店里弥漫着纸张和墨汁的香气,他坐在角落里,一笔一划地抄写着古籍。
这份工作虽然枯燥,但能让他接触到更多的书籍,也能为家里挣些微薄的收入。
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这些忙碌而忽略弟弟妹妹的教育。
每天晚上,无论多累,他都会在那盏昏黄的油灯下,教弟弟妹妹念书识字。
妹妹沈一棠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闪耀着令人惊叹的光芒。
无论是那些晦涩难懂的诗词,还是复杂的文章,她似乎都能轻松理解。她总能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让沈书砚都为之折服。
有一次,在解读一首古诗时,她不仅准确地说出了诗人的情感,还联想到了相似意境的其他诗词,甚至能将这些诗词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说得头头是道。
三弟沈子深也表现得十分出色。他虽然没有妹妹那样的天赋,但他的努力和认真弥补了这一点。他会认真地抄写每一个字,反复背诵,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追着哥哥问个不停。他的字迹也越来越工整,对知识的掌握也日益扎实。
相比之下,二弟沈子秋就有些勉勉强强了。他的心似乎总是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对于念书识字,他总是提不起太大的兴趣。
每当坐在书桌前,他的眼神就会不自觉地飘向窗外,手上的动作也变得迟缓。不过,在哥哥和妹妹的鼓励下,他还是会努力集中注意力,虽然成果不太显着,但沈书砚知道,他已经在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