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一月,他过得格外辛苦。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带上简陋的工具去打猎。山林里寒风刺骨,他在荆棘丛中穿梭,在雪地里追踪猎物的踪迹。
每一次拉弓射箭,都需要精准的判断和稳定的双手,那些猎物都是他冒着危险、付出无数汗水才获得的。
而回到家后,他也未曾休息,在昏黄的烛光下,他又开始抄书,长时间的书写让他的手指酸痛,眼睛也布满血丝,但他依然一笔一划认真地抄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为了能多换些银子。
如今,所有的辛苦都有了回报。他数了数,这一个月打猎和抄书所得,去掉日常家用,一共存了36两银子。这36两银子,在他手中沉甸甸的,那是他对家人满满的爱和责任。
沈书砚拉着妹妹的手,走进了一家衣铺,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布料气息。
店内的光线有些昏暗,但那一排排挂着的衣服依然能看出款式多样。
掌柜正坐在柜台后面拨弄着算盘,听到门被推开的声音,抬眼便瞧见了这对兄妹。
掌柜目光在他们身上一扫,就从他们略显破旧但干净整洁的衣着上看出,这不是什么富贵人家的孩子。
不过,掌柜脸上丝毫没有流露出轻视之意,反而带着热情的笑容站起身来,迎向他们。
“两位小客官,是来买衣服的吧?”掌柜亲切地问道。
沈书砚点了点头。
掌柜便开始介绍起来:“咱这儿啊,有几款衣服特别适合你们。你们看这边。”说着,掌柜走到一个衣架前,拿起一件深蓝色的粗布棉衣。
“这棉衣啊,别看它不是什么绫罗绸缎,但这布料是专门选的厚棉布,可结实了。里面的棉花也是新弹的,又软又暖和。”掌柜一边说着,一边把棉衣递到沈书砚面前,还翻开棉衣的一角,让他看看里面的棉花。
沈书砚接过棉衣,仔细地摸着。
那粗糙的棉布触感带着一种质朴的温暖,棉花填充得十分均匀,没有一点结块的地方。
他转头看向妹妹,妹妹的眼睛里也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掌柜见状,又拿起一件枣红色的小棉袄,笑着对沈一棠说:“小姑娘,这件你肯定喜欢。这颜色多喜庆啊,就像过年的红灯笼一样。这上面的花纹呢,是店里的娘子们一针一线绣上去的,虽然简单,但也透着股子灵气儿。而且啊,这棉袄穿起来可暖和了,就像被小火炉围着似的。”
沈一棠什么衣服没见过,虽然不是很好看,但条件有限,她伸手轻轻摸着小棉袄上的花纹,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沈书砚看着妹妹喜欢,便也决定选这件。
接着,掌柜又为他们挑选了适合两个弟弟的衣服,款式和颜色都很符合他们的年龄。
在挑选的过程中,掌柜还不忘介绍这些衣服的优点,比如袖口特意做了收口设计,可以防止冷风灌进去;衣服的缝线很细密,不容易开线之类的。
就这样,四套衣服选好了,总共花了四两多银子。随后,掌柜带着他们来到放鞋子的货架旁。
“这鞋子啊,可都是用老手艺做的。”掌柜拿起一双黑色的棉布鞋,指着鞋底说,“你们看这鞋底,是用多层粗布纳成的,结实得很,走再多的路都不会坏。鞋面呢,是软和的棉布,里面还垫了厚厚的毡子,保暖性一流。”
沈书砚拿起鞋子仔细查看,确实如掌柜所说,做工非常精细。
他为妹妹选了一双绣着小花的粉色棉鞋,为弟弟们和自己也各选了一双合适的鞋子。买鞋这一项,花了二两银子。
付完银子后,沈书砚和妹妹拿着新衣服和新鞋子,满心欢喜地离开了衣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