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赵悠悠在酒店吃过早餐,就去逛胡同。
在有名的大栅栏逛了一上午,赵悠悠怎么能空手而回?找了两家贵金属回收店,又卖了两块金条。
这次因为在京城,赵悠悠拿出了两块最大的金条,一条1600多克。
因为没有任何的铭文字样,店家虽然看出是老金子,也没烧,只拿去用机器测了测,就按当日金价收了,赵悠悠的账户进账一百六十多万。
老板很利索的把钱转给了赵悠悠,还再三叮嘱赵悠悠以后有金子要出售还来找他,一定不会像某些黄金回收店那样,以当日大盘价少个二三十块收。
赵悠悠也不管是吃亏了还是赚了,反正能按照自己的心理预期变现,她就满足了,她本来还想再出手两个金元宝,想想自己现在也不缺钱了,就算了。
下午又去逛潘家园,潘家园文化气息满满,在一家老字号文房用品店,赵悠悠给自己老爸买了一方端砚、十支毛笔、十块墨条,一盒印泥、几卷纸、还挑了六枚寿山石闲章。
售货员给她拿了个无纺布购物袋装了起来,赵悠悠出门后去里趟卫生间就把东西都收进了储物指环。
出了卫生间,她又慢慢悠悠的逛店,在一家古玩店里,懂行的店家老板一眼就看出了赵悠悠戴着的累丝璎珞是个老物件,就问赵悠悠愿不愿意转让。
赵悠悠一口回绝了,说是家里老人留下的,自己也非常喜欢,要留着戴,不打算卖。
店家老板只能摇头作罢,但还是热情的邀请赵悠悠喝茶,赵悠悠也逛累了,正想找个地方坐坐喝点什么,所以就没有拒绝。
喝茶闲聊间,赵悠悠灵机一动,说是有老人留下的两个老物件自己不是太懂,可否向老板请教请教,老板微笑着点头同意。
赵悠悠伸手进包里,从空间里取出了个红布小包裹,放在了茶台上,老板示意她打开,赵悠悠微笑着打开来。
红布包裹一打开,老板眼前一亮,他就知道这个小姑娘有货。
穿一身漂亮的新中式服装,脖子上戴的是古董黄金累丝八宝如意璎珞,就这样随意的戴着逛街,懂行人一看就知道是有些底蕴的。
红布包裹里是两个金灿灿的金元宝,老板戴上手套捧起一个仔细看,金元宝上有一圈蝙蝠纹样,正面印了个篆体“福”字,没有年号,底戳印的也是篆体福字。
再看另一个,金元宝上一圈葫芦花纹,正面印了篆体“禄”字,没有年号,底戳印的也是篆体禄字。
老板又仔细看了看,又拿称称了称,一个367.2克,一个367.3 克,懂行人一看就知道是纯度很高的老金子,只可惜了没任何可以断定年代的文字,看造型纹样倒像是明代的。
老板征求赵悠悠的意见,他说想请一个老友来一起看看,赵悠悠点头同意了。
老板当着赵悠悠的面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店里就进来一个戴眼镜穿黑色对襟唐装的老者,老板称呼老者唐老,说是自己的老友。
唐老从衣兜里掏出手套戴上,又从另一边衣兜掏出个放大镜,也像古董店老板那样拿起金元宝仔细的看了两遍,然后对着古董店老板说:
“徐老弟,这两个金元宝你怎么看?”
古董店老板笑笑说:
“是老金子,看造型像明代的,但我我不能确定,不是官制的,应该是古代银楼产物,老哥怎么看?。”
唐老点头道:
“嗯!和我看的一样,应该是古代银楼制的金元宝,卖给大户人家祝寿或是送礼用的。小姑娘,这俩元宝是你的吧?”唐老转头问赵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