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徐老那沮丧的情绪安抚好后,李帅也是陪着他走回了车间里。
这时候,那些助理研究员们正围着那台“涡扇-15”啧啧称奇。
倒是也有一个年轻研究员皱着眉头,嘀咕道:“这么小的涵道比,说白了就是个带风扇的涡喷。
要做到这么大的推力,那就得加大转速,增加喷气量,可这样一来,油耗就上去了啊。
关键这么高的转速,叶片吃得消吗,发动机寿命会不会很低啊?”
听到这声音,其他研究员也是赞同地点了点头。
不过还是有另一个年轻人说道:“先解决有没有,再去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东西出来了,那些缺点慢慢再改呗,迈出了第一步,而且成功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就说明思路是对的!”
说话间,余光就瞥到有人过来。
几人转头,就看见徐老和李帅笑盈盈地并肩走来。
徐老笑着看了看李帅:“我也很纳闷,给解释解释?”
李帅看着还在发出微弱声音的发动机,笑道:“这款发动机的涡轮叶片,用的镍基合金单晶叶片,同时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覆盖了一层隔热层,所以涡轮进口温度可以达到1900摄氏度。
主要难点就在于单晶涡轮叶片,有了它,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大大提高,不用太大的外涵道,也能有相当大的推力。
所以,与其说它是涡轮风扇发动机,不如说它是风扇涡喷发动机。
其他的相关子系统,比如矢量喷口的数字电子控制系统,这些反而相对简单一些。”
说着,李帅就想伸手去拍一拍发动机,但是被徐老眼疾手快地阻止。
“哎小心,烫啊!”
李帅笑着缩回手:“没事儿,有隔热层的。”
接着又笑道:“其实这款发动机啊,只局限于第四代隐形战斗机使用,非隐形的,还真没什么必要。”
“哦?”徐老眼睛一亮,有些考较意味地问道,“怎么说?”
其他研究员也是相互对视一眼,有些看好戏地看着李帅。
李帅也看出了徐老的意思,撇了撇嘴:“我们做这个发动机本来就是为了隐形战斗机准备的,您还来考较我来了。”
徐老却是一点也不尴尬,背着手,像是看学生一样看着李帅:“说说!”
“您让我说的啊,事后别说我在您面前卖弄!”
说着,李帅拍了下发动机外壳,继续说道:“美国之前不是提出第四代战斗机标准吗,什么超低的雷达反射面积,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还有超态势感知。
所谓的4S,虽然说白了就是他们自嗨,但真要能做到,还是挺吊的。
我们目前战斗机雷达反射面积最大的,就是发动机前面的风扇,这玩意儿高速转起来,那就跟两堵墙似的,直径多大,雷达反射面积就有多大!
所以想要降低雷达反射面积,以前那种直通进气道肯定不能用了,据我所知,美国目前的B-2轰炸机,还有验证机YF-22,用的就是S型进气道。
之后是超音速巡航,还是那个意思,风扇转起来,那就是两堵墙,飞得速度越快,它风阻就越大,想要突破音速,就得加大推力。
这就等于推着两堵墙在飞啊,所以,减小风扇直径,是最直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