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府内,秦正端坐在高位之上,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邺城官员们。今日,他心中怀揣着一个重大的计划,这个计划一旦实施,必将引起轩然大波。
秦正环视一周后,发现众多官员之中,唯有萧何最为忠厚老实。其余众人皆太过聪明,想必很快就能洞悉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无奈之下,秦正暗自叹息一声,看来这次只能让萧何来承担这份责任了。
“诸位大人,”秦正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声音洪亮而威严,“本将军近日已获朝廷任命,成为征北将军。如今继续居住于太守府中,实与我之身份不符。故而,本将军决意发动城中民夫,为本将军修建一座崭新的征北将军府。”
说罢,秦正的目光直直地落在了萧何身上,接着吩咐道:“萧何,此事便交由你来操办。稍后你立刻前去组织民夫,着手修建将军府之事。”
听到这话,萧何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望着眼前这位曾经熟悉无比的主公。他简直无法相信,昔日那个礼贤下士、关爱百姓的主公怎会突然变得如此陌生?难道权力真的能让人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吗?
然而,此刻容不得萧何过多思考。他深知当下发动民夫修建将军府绝非明智之举,此举不仅劳民伤财,更可能引发民众的不满和怨言。于是,萧何鼓起勇气,站起身来,抱拳施礼,言辞恳切地说道:“主公,万万不可啊!北方刚刚结束战乱,正是恢复民生之时。若强行发动民夫修建将军府,势必加重百姓负担,导致怨声载道。还望主公三思而后行!”
萧何这番话可谓义正辞严,毫无退缩之意。尽管他明知这样公然顶撞秦正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但为了城中百姓的福祉,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坚守原则。
一时间,整个太守府陷入了一片沉寂,众官员皆面面相觑,谁也没有料到一向温和的萧何竟会如此强硬地反对秦正的决策。
“萧何,你是不是管的太宽了,要知道我才是主公。”秦正见萧何反对自己,这让自己的面子挂不住了,愤怒的对着萧何大吼。
“下官绝对不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主公您犯下如此错误啊,若是下官对此视而不见、闭口不言,那下官还算什么忠臣良将?今日不论主公如何言说,下官都决然不会应允此事!”萧何一脸决绝之色,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见他昂首挺胸,直面着秦正的怒火,毫无半分退缩之意。
此刻的秦正气得浑身发抖,他瞪大双眼,怒视着萧何,用手指着对方,声嘶力竭地吼道:“好啊!你这不知好歹的东西,本将军行事岂需你来指指点点?我现在不需要你的同意!来人呐,给我把这个狂妄之徒关进大牢!”随着秦正这一声令下,一群如狼似虎的侍卫立刻冲上前去,就要捉拿萧何。
然而就在这时,一旁的张良、诸葛亮、周瑜以及其他一众官员们见状,急忙纷纷站出来替萧何求情。众人七嘴八舌地道:“主公息怒啊,请主公看在萧大人往日里的功劳份上,饶过他这一回吧……”
秦正听着众人的求情之声,心中不禁有所犹豫。毕竟萧何一直以来对自己忠心耿耿,确实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若真要将其打入大牢,恐怕会寒了众多臣子的心。想到此处,秦正冷哼一声,摆了摆手,示意那些侍卫暂且退下。
但尽管如此,秦正心中的怒气却并未完全消散。他咬了咬牙,狠狠地瞪了一眼萧何,然后大声吩咐道:“既然诸位大人苦苦求情,那便饶他这一次。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给我拉下去重打三十大板!”
话音刚落,两名孔武有力的侍卫便再次走上前来,架起萧何就往堂外拖去。只听得堂外传来噼里啪啦的板子抽打声和萧何忍痛的闷哼声。
待打完板子后,秦正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转头看向诸葛亮,沉声道:“孔明啊,将军府的建造之事就交由你负责了。务必尽快动工,不得有误!另外,速速派人通知北方各州的商人们、大地主以及世家的掌柜们,限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赶到邺城来。告诉他们,本将军如今手头缺钱,需要他们慷慨解囊相助一番!”
从太守府出来,张良,诸葛亮,周瑜三人一起到萧何的府邸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