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一棵高大的树木旁,他们发现了一处视野开阔且不易被察觉的地方。两人静静地蹲下身子,目光投向远处那片黑压压的敌营。
“那些就是传说中的不死士兵吗?”闻仲压低声音,伸出手指向一群行动显得有些呆滞、模样异常的士兵问道。李靖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望去,仔细端详片刻后,点了点头应道:“没错,正是他们。”
只见这些士兵的动作缓慢而僵硬,与常人相比,明显缺乏灵动性,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更像是行尸走肉般的存在。他们面无表情,眼神空洞,只是机械地执行着某种指令。
就在这时,闻仲额头上紧闭的第三只眼睛缓缓睁开。一道神秘的光芒自眼中射出,径直落在那群奇怪的士兵身上。刹那间,关于这些士兵的所有信息都涌入了闻仲的脑海。
一旁的李靖见到此景,心中不禁大为震惊。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闻仲额头上突然睁开的眼睛。然而,作为一名久经沙场、见多识广的老将,他迅速平复了内心的惊诧,继续保持着冷静。
不多时,闻仲已将敌军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他微微皱起眉头,轻声说道:“好了,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先回大营再作打算。”说罢,他身形一闪,便朝着来时的路疾驰而去。李靖见状,也连忙起身跟上,消失在了苍茫的暮色之中。
“陛下,这是关于圣阳皇朝的详尽调查报告。”纪纲双手恭敬地捧着一卷厚厚的文书,躬身行礼后快步上前,将其递到了秦正面前。
历经数日不辞辛劳的深入调查,锦衣卫终于成功地揭开了圣阳皇朝那层神秘的面纱,将其内部错综复杂的局势和各种势力分布都摸得一清二楚。
据这份报告所述,圣阳皇朝已然屹立世间长达八百余个春秋,岁月的沉淀使得其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犹如老树之根,相互交织、盘根错节。其中,尤以文道一脉的实力最为强大,可谓独领风骚。
而当今圣上——光正帝的授业恩师更是名动天下的一代大儒许博阳先生!他学富五车、德高望重,深受世人敬仰。此外,那些世家大族们亦拥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但相较之下,仍要稍逊于文道一脉。
那个污蔑秦国的尹学堂,便是出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家族。但不要小看这个小家族,他们可比秦国的四大世家强太多了。
“还有其他的消息吗?”秦正缓缓放下手中的报告,目光平静地看向眼前之人,轻声问道。
纪纲微微躬身,恭敬地回答道:“陛下,三天后,便是圣阳皇朝一年一度的沧澜盛会了。”
“这沧澜盛会?这是什么?”
纪纲连忙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这沧澜盛会乃是由文道一脉所举办的文学大会。每逢此会,圣阳皇朝下至平民百姓家的子弟,上至王公贵族之后裔,但凡有志于文学之道者皆可参与其中。参与者只需呈上自己精心撰写之文章,若能获得文道的认可,便可赢得皇上亲自赐予的丰厚嘉奖。”
秦正闻言,不禁陷入沉思之中。片刻后,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喃喃自语道:“如此盛会,倒是有趣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