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难怪,这年头,最受老百姓敬重的,一是教书先生,二则是治病救人的大夫。
前者是培养子女的人,后者是保命的关键。
周云将医护队的事情交给齐泰后,满心欢喜地去往火器队,期望能在那里也发掘出个好苗子。
然而,事与愿违,火器队的情况让他大失所望。
只见百来号人,大多歪瓜裂枣,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摸过火器火枪,仅有极个别人接触过,却都抱怨那不过是烧火棍,打不了几枪就容易炸膛,对使用火器极为抵触。
周云深知他们所言非虚,明军使用火枪火炮这些火器较多,清军自从孔有德这个汉奸投降后,火器使用也较为广泛,大顺军虽也有使用火器,但一直都是少量,多作为附属兵种辅助其它兵种作战。
说到附属辅助,目前因枪械和火炮质量有限,各部队一般都是如此运用。
不过,清军在即将爆发的潼关之战中,就是利用红衣大炮攻陷了潼关。
周云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这些人只能慢慢培养,等以后有了合适的火器再配给他们。
但队伍的架子得先搭起来,于是他指定了个叫萧子光的人任队长,让火器队的兵士们每天拿着根木杆,上面吊石头,按照自己后世的拼刺技巧进行训练。
周云来到工兵队时,看到工兵营的兵士们除了携带兵刃,还带着些五花八门的东西,有绳子、斧头、铁锤、凿子等等。
这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他挑兵时,就要求有一技之长的来工兵营。
“你们都会哪些技术?都给我报一下?”周云直截了当地问道。
“我会木匠活。”“我会杀猪。”“我会打铁。”“我会打鱼……”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嘈杂不已,周云都有些听不清了。
“会木匠的走一列,铁匠的走一列,会养什么东西的走一列……我没说到的一起走一列。”周云大声喊道。
这一下,队伍分成了六七列。周云又问道:“有谁会识字的举下手我看看!”
全场鸦雀无声,竟无一人举手。周云不禁感叹,这个时代,扫盲的任务实在是太艰巨了,他也由此联想到后世建国后普及教育是多么的不容易。
正在他感叹又有些绝望之时,一个略显沧桑的声音传来:“旅帅,我是降兵,我识得几个字,不知算不算?”
周云心中大喜,连忙说道:“算啊!怎么不算?现在没什么降兵了,都是我周云麾下的正兵。”
下面一阵嗡嗡声,众人都很高兴自己不用被区别对待了。周云看向说话之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都会什么技能?”
“小的叫张苍,浙江人,会……会绘画。”
张苍说完,全场一片哄笑声,众人都觉得绘画在军中能有什么用,这算哪门子技艺。
周云却大声地咳嗽了一声,众人顿时收住笑声。
周云神色严肃地说道:“我觉得张苍这项技能很重要,你们每个人的技艺都很重要,都有用。不是有句话这样说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们有技艺,就是人才,我都会重用。”
周云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这些工匠、屠夫、菜农等,向来不受人尊重,他们自己也只是把这些技艺当作谋生的手段,从没人告诉过他们,这是他们的才能。
周云任用张苍为工兵队的队官,正准备安排工兵队接下来的任务时,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
大家纷纷拿出斗笠避雨,可雨势越来越大,雨滴打在斗笠上,噼里啪啦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