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静立营帐之中,神色平静地聆听斥候来报。。
他深知清军南下之势已如汹涌浪潮,难以阻挡,而己方北上之行亦迫在眉睫。
军议既罢,他旋即安排新兵调配之事,将训练的新兵们分派至各新建部队,着重补充了战损惨重的二团四五营。
待各部兵员齐整、装备完备,此轮军队整编遂圆满落幕。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虞城,李岩所率东路军一路风餐露宿,艰难跋涉,终至目的地。
他们自泽州启程,穿越诸多州府,攻城掠地,然这长达两个月的漫漫征程亦让这支队伍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原本四千余人的大军,如今仅余三千有余,那些倒在途中的将士达千余。
当他们抵达虞城之际,却见此城仍牢牢掌控于大顺朝之手,且城门紧闭。
李岩望着那紧闭的城门,心中满是无奈与怅惘,他委实不愿再令将士们无辜送命。
于是,他果断派出信使,携其亲笔书信入城,向虞城县令表明身份,殷切期望其能献城归降。
李岩心中实未抱过多奢望,甚至已暗自筹备,令孙东的夜不收效仿修武城之策,潜入城中刺杀县令。
然信送入城中未及半日,城门竟缓缓开启,从中步出一人,令李岩惊愕不已,此人竟是他中举时的同年徐仲卿。
李岩激动难抑,疾步迎上前去,两双手紧紧相握,眼眸中泪光闪烁,那是岁月沉淀与久别重逢交织而成的复杂情感。
往昔的风华正茂早已被无情岁月侵蚀殆尽,如今二人皆已步入中年,面容之上写满了沧桑与往昔的故事。
“德辅,别来无恙乎!”李岩的声音微微颤抖,饱含着多年阔别后的激动与深沉感慨。
“好好,松柏兄,别来无恙!”徐仲卿亦是一脸动容,诚挚回应着李岩的问候。
二人寒暄数语后,携手并肩步入李岩的营帐。
此时,夫人红娘子正在帐中,李岩赶忙为二人引见。
红娘子与徐仲卿相互行礼后,便借故悄然离去,将这方空间留予这两位久别重逢的故交挚友。
红娘子静立帐门外,倾听帐内传来的高谈阔论与阵阵爽朗笑声,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欣慰之意。
她轻声叹息道:“夫君许久未曾如此开怀,真乃难为他了。”
夜幕低垂,徐仲卿妥善安排李岩的大军顺利入城。
大军入城之后,终于迎来了久违的休整之机。
虞城地处河南,而李岩麾下又多为河南子弟,此刻的他们仿若回归故乡,心中满是踏实与安宁之感。
士兵们于城中得以充分休憩,士气亦渐次恢复如初。
然李岩并未因此而有丝毫懈怠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他派遣多路哨探,打探周边情形,尤其是归德府城的消息,成为了他关注的重中之重。
昨日,李岩接获消息,归德府知府桑开弟与参将丁启光暗中勾结,擒杀了大顺朝的河南府尹李际遇。
此消息仿若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打破了原本相对稳定的局面,各方势力必将闻风而动,蠢蠢欲试,一场争夺权力的激烈斗争即将拉开帷幕。
李岩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在清军大举南下之前,稳固立足,扩充实力,以期在未来与清军的对抗之中拥有一战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