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李岩曾在此地停留过一段时间,对这座城的过往模样,他心中自是有数。
然而,当他踏入城内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感到无比陌生。
街道干净整洁,石板路被擦拭得一尘不染。
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乐章。
街边店铺林立,旗幡招展,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杂耍卖艺的、卜卦算命的,应有尽有,好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
街头不时有巡检司衙门的兵丁和捕快衙役列队巡逻,他们衣着整齐,身姿挺拔,威风凛凛。
行人见了,心中既有几分畏惧,又添了几分安全感。
李岩与红娘子沿着街道缓缓前行,看着眼前的繁华盛景,心中感慨万千。
他侧过头,对身旁早已看得眼花缭乱的红娘子轻声说道:“夫人,这还是我们曾经待过的泽州吗?怪不得老三让我来此一探究竟,今日亲眼所见,方知其中变化之大啊!”
红娘子眼中满是惊奇,轻声应道:“夫君,你说老三是如何将这泽州变得这般热闹的呢?”
李岩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眼下还难以确切道明其中缘由,且先看看再说吧。”
就在这时,李岩的目光突然被一家粮店吸引住了。
只见店门口不仅摆放着米面等粮食,还有一些红色带泥、形似瓜果的东西。
李岩心中一动,知晓这便是传说中的红薯。
听闻此物产量颇高,且能充饥,是可在短期内替代米面粟等粮食的特殊粮种。在他的认知里,这红薯只在南方有少量种植。
李岩不由自主地走上前两步,伸手拿起一个手臂粗细的红薯,仔细端详着,口中喃喃道:“这红薯,我本以为只在南方有少量种植,没想到在这泽州竟也能见到。”
一旁的李真听到李岩的话,急忙上前,轻声说道:“副旅帅,这红薯并非来自南方,而是我们泽州自己所种。从原刘知州在任时便开始种植,待我来泽州时,恰好赶上收获。”
李岩微微一愣,眼中满是惊讶,连忙问道:“这红薯是我们泽州自己种的?那收获了多少?可留了来年的种子?”
李真兴奋地回答道:“这红薯在南方虽种植量少,但旅帅此前为解决粮食问题,特意派遣了好几支商队前往南方购粮,其中红薯更是重点采购的对象。”
“哦?那想必是铲除泽州王家前后的事吧?”李岩追问道。
“正是,据我所知,当时购进了几百石的红薯种,全部用于泽州的种植。”李真说道。
“那今年的收成如何?”李岩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真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这红薯的产量堪称惊人,竟是种谷的二十倍之多,亩产高达二十石呢!(此为史书记载)”
李岩心中快速盘算着,口中说道:“如此说来,那岂不是接近八千石?”
“此番共收获 8632 石,约百万斤的红薯。原本计划明年在潞安、沁州等地大量种植,所以已按照这三地的种植量,留出了来年的种薯。
如今尚有剩余,便让百姓自行贩卖了。”李真详细地解释道。
李岩一听,连忙说道:“不够,这远远不够。光这三地的种量哪够?还需增加三府之地的计划种量。”
李真闻言,不禁大吃一惊,但随即又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