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可怕局面。
想象一下,当汉斯的军队在前方奋勇作战时,后方却突然遭到来自英法联军的猛烈攻击;
而当他们试图调兵遣将去应对后方危机的时候,正面战场上又遭遇了俄军如潮水般汹涌而至的攻势。
这种前后夹击的态势将会让汉斯的军事部署彻底乱套,首尾难顾。
倘若汉斯不幸与这三国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当中,那么其结局几乎可以说是注定失败的。
因为无论是从资源储备还是综合国力来看,单独对抗其中任何一国都已经颇为吃力,更别提同时面对三个强国的联手围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斯国内的物资供应将会逐渐枯竭,士兵们也会因长期征战而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相反,约翰牛高卢鸡沙俄三国则可以相互支援、取长补短,源源不断地向战场输送人力物力,最终以绝对优势压倒汉斯,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的。
别忘了还有一个远离欧洲的米国,一旦他们加入两方中的一方,那必然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严腾一脸严肃地再次补充说道。
当朱来坎听到严腾关于西方各国局势那一番鞭辟入里、丝丝入扣的分析时,他只觉得自己内心深处像是被一道惊雷狠狠地击中一般,瞬间掀起惊涛骇浪,整个人都被震撼得无以复加!
难以想象啊,这严腾竟然能将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各国局势了解得如此透彻、掌控得这般精准!
要知道,那些国家与他们所处之地相隔甚远,信息传递也并不便捷,但严腾却仿佛拥有一双能够洞悉一切的慧眼,对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未来走向都了如指掌。
朱来坎不禁暗自思忖,如果自己不是穿越而来,知道未来世界大战的结果,恐怕根本无法做到像严腾这样准确地分析出如此精确的局势。
毕竟,他虽然有着来自另一个时空的记忆和经验,但面对全然陌生且不断变化着的异国局势,想要做出如此精准的判断绝非易事。
而此刻眼前这位严腾所展现出来的智慧和洞察力,实在是令朱来坎深感佩服不已。
在旁的冯剑虎、苏云方以及韩麟三人,对于历史发展局势走向,并不似朱来坎那般了如指掌,只是认为严腾剖析得深刻全面,却无朱来坎那般令人震撼的感受。
诚然,那是原来历史时空上发展走向。
然而,现今由于系统的介入,原本不存在的大明得以存续,甚至这片本不应出现的中南群岛也应运而生。
如此一来,历史是否仍会如往昔般演进,便值得深思了。
毕竟,在蝴蝶翅膀的轻拂之下,任何状况皆有可能发生,我们亦不能再仅凭历史经验来评判。
“呵呵呵……”
皇帝轻笑一声,缓缓说道:
“关于是否结盟一事,朕其实一直秉持着一种相对淡然、无所谓的态度。
即便咱们真与那汉斯结盟了,依着严爱卿所分析的局势来看,这汉斯最终恐怕还是会如预料那般,败于约翰牛等一众西方国家之手。
然而,就算如此,对我大明而言,其影响实则也并非巨大到不可承受。
要知道,咱们大明与那西欧诸国之间,可是相隔足足万里之遥啊!
且不说路途遥远,光是这地域之差,就足以让双方的交流与冲突变得极为有限。
待到那约翰牛和汉斯他们经历一场旷日持久的惨烈大战之后,试问他们还有多少余力能够再次兴兵来犯我大明呢?
即便是尚存些许战力,但朕坚信,以我大明如今的国力和军威,又岂会惧怕他们?
再者说,我大明地大物博、人才济济,无论是从资源储备还是军事力量上来看,都绝非那些刚刚历经战火洗礼的国家所能比拟的。
所以,不管怎样,朕都深信,若真有一战,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我大明国!”
对于皇帝那满满的自信,在座众人皆是心领神会且深有同感。
遥想当年,大明国尚处于一贫如洗、百废待兴之际,却依然能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略战术,一举击溃来势汹汹的十国联军。
如此辉煌战绩,至今仍被世人传颂不衰。
如今,经过这许多年的蓬勃发展,大明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家日益强盛,经济繁荣昌盛,军事力量更是突飞猛进。各类先进的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被研发出来并投入使用,使得大明军队如虎添翼。
曾经对西方国家所怀有的那份深深的畏惧之感,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与从容。
“好,是否结盟,先交由苏部长去商谈,若合适,则结盟,若不合适,便无需理会。”朱来坎最后拍板说道。
苏云方颔首,表示对于与汉斯结盟一事,由他作为代表先行商谈亦是可行。
“陛下不知对于反攻中原,重返旧都,这件事你怎么看?”
事已至此,冯剑虎索性直言不讳,向朱来坎发问,将事情反攻中原的事情挑明。
军队已近十年未经历战事,其下士兵对战功之渴求,犹如干柴遇烈火,炽热难耐。
且大明现今蓬勃发展,上至朝堂,下至民间,皆对重返中原、光复旧都满怀热忱。
毕竟,自退出中原后,明人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重归故土。
昔日,大明实力不济,青国又强盛无比,无机可乘。而今,大明东山再起,而青帝国历经两百余年,内部已然腐朽,国力衰微。
此乃大明重夺天下、再定乾坤之机。
唯有回归中原,大明方能重拾中华正统,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
“我作何看法?”
朱来坎沉凝片刻,缓声道:
“身为太祖洪武之后裔,我等子孙未能护佑大明周全,实乃愧对列祖列宗。若有良机重返中原,光复旧都,我等朱氏子孙自是无有不允。
然则当下我大明是否已然做好,反攻中原,收复旧都之准备?”
“陛下,我大明军队已然整装待发,众将士皆枕戈待旦,无时无刻不为收复中原失地而厉兵秣马,只待陛下一声号令,百万雄师便可挥师北上,一举扫平乾坤,收复旧都。”
严腾的声音在大殿中沉稳响起,透露出他对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