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回头看向郭猛,郭猛点头示意,随即吴用朗声开始宣布郭猛在高丽半岛大刀阔斧的改革。
第一条,将高丽国原有的道、郡县制,改为行省制度,原有的道统一改称为行省,开京仍为开京,由中央直接管理,其他行省及下属郡县,均由中央派遣官员,改变原来地方自治的模式。
第二条,严明法律,统一标准,无论是之前的贵族还是两班,良民或是贱人,适用一部法律,并且改革原有高丽国的法度,从刑事、民生、商贸等方面完全覆盖。
第三条,改革军队,参照郭猛对梁山军队的改革,改变训练制度与训练方法,同时实行军功制,无论出身,只要立功均有晋升的机会。
第四条,重视农业,发掘农业人才,从土壤、选种、施肥等多方面,提高高丽的农业水平。
第五条,开辟贸易路线,此事以蒋敬和李应为首,开拓面向辽国、东瀛乃至更远地方的贸易路线,扣除贸易所需成本后,所得由中央抽两成,蒋敬、李应各抽一成,剩余六成皆分给参与贸易的商人。
第六条,改革税收制度,减少农业税、商业税及平民百姓的税赋,加大对贵族的征税,建立严密的税收监管体系,取消过去高丽国的不公平税赋。
第七条,大力发展教育,建立公立学校,培训教师,统一教学大纲及考试制度,全国七岁以上起的儿童,无论男女,都需入学接受教育,如发现有适龄儿童未能入学者,父母需担责。
第八条,推行科举制度,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无论男女,均可参与科举,并有入朝为官的机会,无需推荐人,不看出身,只需在科举中名列前茅,皆可做官。
第九条,取消原有的等级制度,全国百姓均按照从事职业分类,无高低贵贱之分。
这九条国策一经发布,顿时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反应大的当然是原来的高丽旧臣,这一行为无异于革他们的命,当下朝堂里议论纷纷。
“大王,您所提之政策,虽有远见,但变革过激,恐怕会引起百姓的不安。”堂下走出一人,原来是王俣的太傅,声音颤抖地说道。
郭猛目光如炬,他站起身,环视四周,声音坚定而有力:“变革总是伴随着阵痛,但不变革,高丽将永远停滞不前。”
高丽另一旧臣出列,乃是管理刑部的长官,急切地反驳:“大王,统一法律固然重要,但您所提之法律,与我高丽传统大相径庭,这恐怕……。”
没待郭猛回答,这些旧臣一个接着一个出列,纷纷陈述这些改革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