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宽敞的房间内,巨大的沙盘在阳光映照下格外醒目,上面山川、城池、营寨等地形地貌栩栩如生,仿佛将整个广济军战场微缩于此。
朱武身着一袭道袍,神色专注,身姿挺拔地站在沙盘边上。他刚刚完成了对之前广济军一战的详细推演,此时缓缓转身,目光扫过身后一众指挥使,神情严肃且郑重地开口道:“从此一役来看,情报一事乃是重中之重!”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何知己知彼?就是情报的重要性!这一点上幸亏是有了时迁兄弟的加入,否则,这一战要打起来,损失会更大!”朱武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摇头,眼中透露出对时迁情报工作的高度认可与庆幸。
李助道:“在这场推演一开始,我方便让时迁探得敌军兵力部署、将领性格等关键信息,还提前知晓了他们的粮草储备位置。在战斗中,我方依据这一情报,派出精锐小队突袭你军粮草大营,使得你军军心大乱,士气低落。这才为我方在正面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万万不可小瞧情报!”
“朱参赞,您和李助道长说的我们注意了,推演途中我们也布置了斥候,可是为什么刚才还是败在了大开城门这里?”唐斌微微皱着眉头,一脸疑惑地仔细问道。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沙盘上代表广济城的模型,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甘,“而且,那些放回的俘虏也都杀了,谁会开城门?”
“别忘了,”朱武伸手拿起写着“董平”字样的小旗,在空中轻轻晃了晃,“董平什么性格?”
“虽然功夫很高,可是自大,自负!”史进反应迅速,立刻高声答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所以,你在让他深夜出城偷营的时候,我让几个梁山斥候混进去,难吗?他偷营失败,回城之后,还会不会有耐心去清点人数?”朱武将小旗重重地插在沙盘上,手指顺着上面的标记滑动,“打仗,从来不是打的兵力,打的是双方将领的细心!我想到了你没想到的,我就多了一丝胜算!我弥补了一处短板,就少了一丝败象!这一点,你们要牢记!”
“若是我用张清去偷袭呢?”史进微微仰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服气,这时候说道,“张清为人细致,处事小心,更是善于飞石,用他偷袭梁山大营,结果必然反败为胜!”
“偷营?”李助在一旁轻笑一声,像是听到了一个有趣的笑话,“史进兄弟莫要忘了,咱们家大营三班倒的斥候!”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轻轻抚摸着胡须,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陈达也跟着笑道:“驻扎的时候,郎君便已经让我安排了巡视,夜里的时候,外面还洒了铁蒺藜!挖了陷马坑!五人一组,不间断无死角的巡逻,所以不管是谁,只要出现在了大营之外,咱们就会吹响竹哨子!”他一边说,一边在沙盘上比划着巡逻的路线和陷阱的布置,脸上满是自豪。
邓飞也是满脸笑意,补充道:“偷营之所以会有效果,是因为会引起营啸,但是咱们不大可能,之前训练的时候,隔三差五就会在半夜搞个突击集合,半炷香的时间,必须整齐集合!”
李助此时对史进总结道:“张清虽为人细致且善飞石,但咱们大营的防御体系并非仅靠斥候巡逻。那铁蒺藜与陷马坑的布置,针对的正是像张清这类善于突袭的将领。他即便再小心,在夜间行动时,面对如此周密的陷阱,也很难全身而退。况且,张清的飞石虽厉害,可在咱们半炷香就能集合完毕的严阵以待下,难以发挥突袭效果,反而会陷入我方的包围之中。”
扈成脚步沉稳地来到门前,抬手轻轻敲了敲门框,声音温和却又清晰地说道:“打扰诸位上课了。”
正在授课的朱武闻言,微微皱起眉头,目光投向扈成,问道:“有事?”
“陈达,杨春,杜迁,三位请来一趟。”扈成脸上挂着笑意,语气轻快地说道,“郎君有些事安排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