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共同度过了许多年的风风雨雨,生育了多个子女。家庭的责任和琐事虽然让托尔斯泰感到疲惫,但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灵感和素材。
第五节:巨着诞生
在经历了多年的思考和积累后,托尔斯泰开始创作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这部巨着以 19 世纪初的俄国为背景,描绘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众多人物的命运。
托尔斯泰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历史资料、走访当事人,力求真实地再现那个时代的风貌。在创作过程中,他常常废寝忘食,沉浸在小说的世界中。
《战争与和平》的出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被视为俄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托尔斯泰卓越的文学才华,也表达了他对历史、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此后,托尔斯泰又创作了另一部巨着《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通过讲述安娜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俄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第六节:思想的转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托尔斯泰的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他开始对自己的贵族生活方式感到愧疚,对农民的苦难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他放弃了奢侈的生活,穿上农民的衣服,亲自参与劳动。他还试图在自己的庄园里进行改革,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然而,他的这些举动遭到了贵族阶层的嘲笑和反对,甚至与家人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托尔斯泰的思想逐渐倾向于宗教和道德的救赎。他主张非暴力、博爱和自我牺牲,认为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实现人类的真正幸福。他的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也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追随者。
第七节:晚年的挣扎
晚年的托尔斯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但他依然坚持写作和宣传自己的思想。他与妻子索菲亚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张,索菲亚无法理解他的宗教追求和对财产的放弃。
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下,托尔斯泰决定离开家乡,独自踏上流浪的旅程。然而,他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折腾。1910 年 11 月 20 日,托尔斯泰在一个小火车站里与世长辞,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托尔斯泰的离去让全世界为之哀悼,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却永远流传下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正义、平等和爱而努力奋斗。
金句分享: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句话的意思是:幸福的家庭在基本方面往往具有相似性,比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关爱、尊重,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等。这些因素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而不幸的家庭则面临着各种各样独特的问题和困境,可能是经济上的困难、家庭成员性格的冲突、道德的沦丧、沟通的障碍等等。每个不幸的家庭都有其特殊的导致不幸的原因和情况。
这句话反映了托尔斯泰对家庭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思考,揭示了幸福的普遍性和不幸的多样性,同时也启发人们去思考如何营造幸福的家庭,以及如何面对和解决家庭中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