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郭绍在下山之前,已经和几个行军司头领共同约法三章,但下山后,他并没有严格执行过。
其原因有二。
第一,行军司大部分成员,不是山民,就是盗匪,平时自由散漫惯了,实在不好约束。
第二,他不敢。
郭绍当时在行军司内威信还不够,他担心如果用强的话,恐怕会适得其反,说不定,连自己的命都有可能保不住。
之所以他明知行军司肯定做不到约法三章,但仍然坚持把它提出来,其实就是为了现在。
确切的说,是为行军司发展壮大以后准备的。
一个只有两三百人的行军司,跟一个人数上千的行军司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之前的行军司,人数不过两三百,要求太高的话,少不了会生出很多是非。
但现在行军司开始招兵买马,这就需要大家遵守一定的规矩了。
郭绍最近正发愁,怎样才能把约法三章这面大旗真正竖起来呢,这件事情恰逢其时。
接下来的三天里,郭绍仿若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不动声色的处理着招兵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各种麻烦。
直到招兵工作顺利结束后,他才让人找来第五都都头张宝山,请他跟自己一起,在小关口镇的大街上,悠闲地转了起来。
自打行军司占据整个小关口,一没有劫掠百姓,二没有欺男霸女,反而又是分地,又是公平采买,所以大家也就不在视行军司如同洪水猛兽了。
这几天行军司又开始招兵,给的条件比官兵高多了,所以有很多破产农家的子弟一咬牙,纷纷应募,弄得镇中心的大街上,到处都人流涌动,摊贩遍地,竟是造成了十年来再没出现过的热闹景象。
郭绍和张宝山不时避让行人,显得有些狼狈。
郭绍还好,他似乎颇为享受这份安宁,但张宝山却感觉到非常不自在。
他本是桃花寨的匪寇,行事虽然不像其他头领那样无法无天,但也从来没有想过,会在普通百姓的世界里悠然逛街。
郭绍像是没注意到他的这份忐忑,一路上走走停停,甚至还笑嘻嘻跟小贩讨价还价,把张宝山急得直跺脚。
二人带着两个护卫,就这么在大街上走了半晌,将近午时才在一家酒楼前停下来。
酒楼并不大,只是普通的二层临街铺面。
酒楼门口的招牌上,“留仙居”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一看就是名家手笔。
现下正是饭点,别的酒楼早已人满为患,此处却是冷冷清清,要不是大门还敞开着,大家还以为此地今天歇业了呢!
郭绍看了一眼张宝山,笑眯眯道:“宝山,咱们就在这儿吃个饭吧,别的地方人太多,吵闹的很,这里好,这里安静!”
张宝山自无不可,他早就不想在大街上闲逛了,此时听到郭绍要吃饭,不由喜出望外,乐呵呵地跟着郭绍走进酒楼大堂。
酒楼里,一个鼻青脸肿的中年人正坐在柜台后面,一边看账,一边唉声叹气。
见到郭绍几人进来,他抬眼只瞄了一下,然后就不在理会,继续低头琢磨他的账本,口中不咸不淡道:“本店今天不营业,几位还是请回吧!”
张宝山怕郭绍脸上挂不住,急忙抢先说道:“嘿,你这老板,怪不得你生意不好,就冲你这个对待客人的态度,你这酒楼恐怕也开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