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乡团大营里,团正赵信望着远去的一队骑兵,眉头凝在了一起。
他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了,本是汴州赵家的家生子,从小一直跟在老家主身边,说是亲随,实则如同赵家子弟一般。
老家主不仅教他识文断字,还找名师授他武学,甚至亲自为他谋得一门好亲事,让他如今儿女双全,富贵满堂。
如此大恩,赵信知道,自己这辈子都还不完了!
前段时间,老家主专门派人将他请到了后堂。
先是嘘寒问暖一番,又提出让他的儿子以后跟随赵家子弟一同科举,免得将来一辈子再给人做奴做仆。
在赵信的一番感激涕零之下,老家主随即提出一个不知是好是坏的要求,那就是跟随赵家的三公子一起到淮州赴任。
原本他以为也就是顺道保护一下,没想到,到了淮州才知道,这里乃是一片绝地。
内有淮州城各个大家族大肆瓜分官府权力,外有一个叫什么行军司的马匪队伍正在掠夺乡里。
除此之外,淮州东部还有一伙儿叫穿云寨的绿林巨寇也在虎视眈眈。
这淮州,怎一个残酷了得!
当初三公子听闻此事,二话不说,立时就要返回汴州,是自己好言相劝,这才将他留了下来。
好在局势没有发展到最坏,淮州城中的地头蛇——易家,在三公子上任的第二天,就当众表态,会支持三公子在淮州的一切决策。
要不说,人家怎么会成为淮州最大的家族呢!
这头脑,这气度,这魄力,在大罗所有世家家主中,也绝对称得上是上上之选了。
后来,这个易家更是出钱出力,竟无中生有的拉起来一支军队,虽然战斗力差了点,但人数倒是不少,也勉勉强强算是一支可用的力量吧。
自从有了这支军队,城里城外的那些大家族瞬间就老实下来。
三公子心头的大石也算放下了,只可惜好景不长,前两天三公子得知,城东小关口的那支马匪竟疯狂攻击了许集、太平和八通三镇。
原本自己还没放在心上,不过是一支小小的马匪队伍,能有多大的破坏力?
可是没想到,唯一逃出生天的尚家家主向三公子反应,那支马匪已经扩大到千人规模,连他们尚家800家兵都难以抵挡住他们一刻。
到了此时,三公子方知,原来,这淮州最大的隐患,不是城内的各大世家,而是城外的这支马匪。
恰巧易家家主同时上门劝说,要三公子立刻发兵,尽快灭了这伙人,不然定会成为他的大麻烦。
为此,易家还表示,他们会全部交出这支军队的指挥权,任由三公子自由支配。
这等于是把他们这些世家的命门,直接交到了三公子手里,三公子哪会不喜!
于是,自己这个允文允武的赵家大将,直接就成为这支七拼八凑起来的保乡团团正了。
唯一可惜的是,易家还好说,直接交权,把他们的人全部都调走了,可是其他几家就不好了,这几家屡屡借口还没有准备好,让他们先待在保乡团里。
赵信知道,这是要让这些人牢牢钉在这里,借助保乡团的力量,来为他们谋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