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鸿胪寺与鎏金国正在展开一场"和谈"。鸿胪寺丞冯春面色涨红,与对方你来我往地争执不休,言辞之激烈,这鎏金国此次前来的目的虽是为求和,但就目前的架势来看,倒更像是专程前来挑衅的。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刻,一直端坐在一旁沉默不语的楚锦轩突然间霍然站起。原来,他是受冯春之邀特地从家中赶来的。然而,他本来并未打算真正介入这场纷争当中。
楚锦轩手持一把精美的折扇,轻轻地摇动了几下,那扇面上绣着的山水花鸟图案也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他的嘴角始终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但那笑容背后却又隐隐透露出一股不易察觉的冷峻。
只听得他朗声道:“各位鎏金使者,贵国既然口口声声说是为求和而来,如今这般咄咄逼人的态势,难道不是已经失去了求和应有的诚意吗?”,他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整个大堂内回荡不息。与此同时,他直直地望向鎏金使团众人,其中所蕴含的威严之意令人不敢直视,仿佛能够洞悉一切虚妄与伪装。
一时间,原本还气势汹汹的鎏金使团众人不禁面面相觑,一个个张口结舌,竟是半句话也说不出来。显然,他们谁也没有料到眼前这个看上去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年轻公子竟然会如此犀利,让他们在瞬间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就在这时,其中一位使者回过神来,只见其嘴巴微张,刚想要开口反驳些什么。可还没等他把话说出口,站在他们对面的楚锦轩却抢先一步大声说道:“我朝一向宽容大度,并不计较过往那些纷繁复杂的纠葛是非。但倘若今日所发生的这些事情被传播出去,真不知道普天之下的人们将会怎样去看待贵国鎏金此番举动啊!”
话音未落,在场的鎏金使者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此次不远万里而来,虽然确实心怀叵测,有意试探一番,但无论如何也绝对不能背负一个无礼之邦的恶名,不然这以后……,想到这里,鎏金使者们的态度缓和了许多,不像之前那般咄咄逼人。他们相互交换着眼神,彼此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后,便重新开始与桐凤国商谈起求和的具体条件。
一直关注着局势发展的冯春,此时不禁对楚锦轩投来了赞赏的目光。面对冯春的认可,楚锦轩只是淡淡地微微一笑,然后微微颔首示意,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控之中。就这样,原本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逐渐消散于无形,一场可能引发严重冲突的风波也就此渐渐地平息了下去。
两日后,大殿之上,鸿胪寺丞冯春正向皇帝复述着此次与鎏金国谈判的结果。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回荡在整个大殿之中:
“启禀陛下,经过这两日的谈判,双方就诸多问题进行和谈,目前,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期间,丞相之子楚锦轩功不可没,自谈判开始,他便据理力争,毫不退缩。面对鎏金国使臣的咄咄逼人,楚公子凭借其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口才,一一化解对方的攻势,并提出诸多有利于两方的条件,使的对方退了一步。”
话音刚落,只见坐在一旁的丞相连忙起身,向前一步,躬身施礼后启奏道:“陛下圣明,犬子才疏学浅,承蒙冯寺丞如此谬赞,实乃愧不敢当。此次谈判能够取得如此成果,鸿胪寺诸位才是尽心尽力,劳苦功高啊。”
太子提议道“陛下,鸿胪寺录事之位现正空缺,儿臣觉得楚锦轩可担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