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马庸之,悄悄地离开了自己的府邸,一路小朝着东宫而去。他心中忐忑不安,此次前来乃是希望能求得太子殿下出手相助,拯救他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马庸之踏入东宫后,见到太子殿下正端坐在书案前翻阅着奏折。他赶忙跪地行礼道:“老臣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抬起头来,看着眼前这位神情焦虑的吏部尚书,微微抬手示意道:“起来吧,马尚书。”
马庸之谢恩起身,缓缓走到一旁的椅子坐下。还未等他开口说话,太子便率先说道:“六部之中,如今刑部与礼部已先后出了事,吏部必然会受到牵连。外界皆传你们办事不力,在选拔官员之时只看谁给的好处多,便选谁为官。眼下吏部已然处于风口浪尖之上,稍有不慎,恐会引发更大的风波。因此,切不可再节外生枝,倒不如就让丞相和大理寺放手去彻查此事。而吏部则务必全力配合,将那些存有问题之人统统清查出来!”,说到“有问题的人”这几个字的时候,太子特意加重了语气。
马庸之在官场摸爬滚打十几载,又怎会听不出太子这番话中的深意?他当即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表示一定会按照太子所言去做。
回到吏部后,马庸之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提起笔来,将平日里那些给吏部带来不良风气的官员名字一一写下。经过深思熟虑,最终确定了十几个人选。随后,他亲自带着这份名单前往相府,呈交给了丞相大人。
“马尚书真是辛苦了。”丞相看着眼前跪地的马庸之,缓缓开口说道。
马庸之泪流满面地叩头谢罪:“丞相!下官知罪!毕竟一起同窗十几载,下官一时糊涂,犯下了包庇之罪!恳请丞相务必依照桐凤国的律法严惩不贷啊!”,他那番话可谓说得声嘶力竭、痛彻心扉,让人听着还真有那么几分真心悔过的模样。
丞相说道:“马尚书这是何必如此,快快起身吧。”听到这话,马庸之才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
丞相若有所思地踱步到窗前,凝望着窗外的景色,说道:“本相着实感到十分蹊跷,先是礼部出了事端,紧接着又是户部和吏部相继沦陷。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些部门的官员如走马灯般更换不停,你说说看,这究竟对谁最为有利呢?”
马庸之低头沉思片刻,然后小心翼翼地回答道:“丞相的意思难道是认为,背后有人在蓄意针对六部,妄图将它们彻底洗牌重整”
丞相转过身来,目光犀利地盯着马庸之,沉声道:“马尚书,这份名单我暂且收下了,自当如实禀报给陛下定夺。”,说着,他从马庸之手中接过那份神秘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