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丞相府可谓是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官员们络绎不绝。林月与楚锦轩身着华服,带着一众下人在前厅忙碌地招呼着各方来客。
此时,楚丞相正与孙尚书坐在后院,两人谈笑风生。只听孙尚书拱手笑道:“老楚啊,真是恭喜啦!小轩如今也算是真正长大成人了,想来往后定能有所作为,你呀,也总算是可以放宽心喽!”,楚丞相微笑着点了点头,感慨道:“原本,我是想让他专心攻读诗书,考取功名后进入国子监深造一番。毕竟在那儿相对来说要轻松些,起码不必像如今这般成天在那官场的泥潭里摸爬滚打。可谁知这孩子突然间就踏入仕途之路,整日忙得连个人影都瞧不见”,说着,楚丞相不禁摇了摇头。
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楚丞相微微凑近孙尚书,问道:“对了,听闻你让小齐跟着一块儿去押送官银了?”。孙尚书轻轻颔首应道:“是啊,我家那小子你又不是不清楚,平日里就调皮捣蛋得很。眼下正值宫中局势多变之时,那些个户部新上任的官员里头,也有东宫那边的人呐。他们天天变着法儿地巴结我儿子,好在小齐倒也没糊涂到那种地步。所以我寻思着正好趁此机会让他去押送一趟官银,也好暂时避一避这股风头。”
楚丞相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如此甚好啊!让他出去走一走,总好过困在这宫廷的浑水之中。况且有老二带着他,你自然也能够安心不少。”,说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是啊!二王爷行事沉稳,心思不像有些人那般深沉难测,至少咱家孩儿跟随着他,不至于被他人欺骗了还傻乎乎地替人数钱。”,孙尚书附和道,随后两人相视大笑起来。
就在这时,林月快步走来,看到这两个人聊得如此开怀,不禁眉头微皱。她想起今日自己夫君所说的那些话语,心中更是有些烦闷——:“夫人呐,今日接待宾客之事,恐怕还得劳烦您出马了。”,林月瞪了他一眼,质问道:“你身为堂堂丞相,难道此事也要推给我不成?”,楚丞相连忙摆手解释道:“哎呀呀,并非如此啊夫人!实在是我不愿见到那些人。”
于是林月没好气地说道:“你们两个倒好,在这里谈笑风生,全然不顾及前面已经快要忙得不可开交了!”
“对了,小齐现在何处?”,孙尚回答道:“小齐啊,他跟随二王爷一同前去押送官银了。”,林月一听,顿时面露失望之色,押送官银?那我特意为他制作的豆糕岂不是白费功夫了?”,孙尚书笑着安慰道:“嫂子莫要这般想,就算小的不在,咱们这些老家伙不也可以品尝品尝你的手艺嘛。”,“行,那就给老的吃,等小齐回来了,我在给他做”,然后林月放下糕点,又继续去忙了。
孙尚书拿起一块糕点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品味一番之后,缓缓开口说道:“关于主客司的事情,想来你早已心知肚明了吧。难道你不打算将孩子调离那个是非之地?”
楚丞相回应道:“让孩子在那里历练历练倒也无妨,况且主客司这件事虽说闹得有些沸沸扬扬,但归根结底并非是滔天大事。”
孙尚书眉头微皱,问道:“那么你之见,此事会是李渡华所为吗?”
楚丞相摇了摇头,道:“这个嘛……着实不太好说,只是令我感到费解的是,若真是李渡华,他为何要放任那些人进入都城,莫非是李家与那些人暗中勾结、沆瀣一气?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大对劲,若是李家真与那帮家伙联手,他们又能从中获取到什么样的好处”
孙尚书略作沉思,然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会不会压根儿就不是李渡华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