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掌柜,不必客气,咱们一边干一边说。”管事干活多利索啊,手里不停嘴里该说的事也不耽误。
“搬到贵府去住,会不会不方便?”
“这么跟您说,外面情况不太好。咱们老爷夫人仁义,不光是您这,其他姨娘家也去问了。府里夫人就怕您不肯去,特意让我跟着卢姨娘来的,卢姨娘已经去您家了。”
“那就麻烦了。”李展听到这明白了,肯定得去,那就别耽误时间了,图惹人烦。
李家人东西原本也不多,除了小儿子李牧的东西,其他也就是些日常衣服之类。管事在书店转了一圈后,提议李展干脆把比较值钱的书都带到赵家去。他们来了三辆马车,人挤着点坐,能空下一辆车拉书。
李展大喜,把比较珍贵的书籍,还有一些名家字帖又都从棚顶拿了下来,装车打算一并带入赵府。卢巧见大势已去,抱着李牧,和卢云、李鸿以及奶娘挤在一辆马车上。婆子没有带到赵家,不是赵家管事不让,是李展不放心家里东西,让那婆子留下看家。
去赵府的路上已经很难见到普通的行人,明明只是下午,天已经和平日的傍晚一样黑了。到了赵府后,众人去赵夫人那问了好,赵夫人关心了几句后,便让人把他们一家送到客院去。
李澄见爹娘来了赵家,两个弟弟也来了,心里大石落地,跟着去客院待了一会后,就被卢云送回了自己住的地方。客院地方有限,还要给奶娘留住地方,卢巧也说让李澄早点回去休息,白天再过来说话就行。
那边赵夫人刚见完卢巧一家,就听人来传话说老爷回来了,正往这边走,赵夫人忙命人把晚饭端上来。她猜着赵老爷这个点回来,想来是王大人那已经忙得顾不上管饭了,那中午可能也没吃好。
“早上去的时候,就说下面镇上的粮库遭灾了,这一个白天,下面又报上来好几起这样的事。”赵老爷端起现在府里常备的凉茶,一饮而尽。
“这么巧?”赵夫人蹙眉,她明白这雨再下下去肯定成灾,但这么快未必不是人为。
“就这么巧,等再过一阵,需要低价放粮的时候,他们拿出这些受潮的粮食,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了。”赵老爷这话说得太过直白,周围的婆子们丫鬟都低下了头。
赵老爷分明是说朝廷保障粮还不定是多少年前的陈粮呢,此时说遭灾了再拿出来,管事的人就有了推托之词。
“可陈粮和受潮灌水还是有区别的。”
“谁还顾得上这个,到时候有口吃的就行。今天王大人见了我,就问我手上的粮,够芷州城吃多久?”赵老爷叹了口气,想起上午那个场面,还觉得心惊。
“可是咱家?”赵夫人停了一下,看了眼身边的婆子。身边婆子得到她的命令后,把周围伺候的所有人都带了出去,只留下这对夫妻。
“咱家没粮,王大人信么?”赵夫人这才说出了后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