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有很多角色的原型都来自现实,他们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加入这场“话剧演出”,共同勾勒出属于我们的故事。
当然,还有一些角色是完全原创,比如说另一位主角,柏文灿。
柏文灿是我创造的最理想化的人物,他具有很多闪闪发光的特质,这可能很难体现在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身上。但我抱有着这样一种私心,希望他能够这样出现在陈郁的世界。
如果在最艰难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契合的朋友陪伴着自己,我相信即使身处在黑暗的时刻也能够满怀希望地期待光明的到来。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救赎。从前我只觉得救赎是单方面地付出,后来才终于明白,救赎的过程中反馈是双向的,善意一定会得到回报。
我用最俗套的情节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相遇,但却一次又一次错过,只是为了等待最合适的时间点。
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最美好的莫过于心灵的契合。
追求长久幸福实在太难,越是珍贵的东西越是短暂,所以《岁月》的篇幅主要集中在高中,番外篇会补充之后的一些故事。
所有的人都在长大,但很荣幸能够用这么一种方式留下十六七岁的我们,就像彼得潘的永无岛,那里的青春岁月永远草长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