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些看起来利民举措,却隐含了一个天大的陷阱,唯一区别在于,冯宝说得激进,谢岩做的隐晦。
“辽东三国”里,“高句丽”人口多,军力强;“百济”相对富庶,经济相对发达;“新罗”虽弱,倒也差不到哪里去,国小人多,物产不少。
结合三国特点,谢岩分别布政,大体上就是以招募劳工方式,抽走精壮劳动力,鼓励商贾抱团前往游牧民族深处做生意,因为他知道,商队进行这种生意模式,通常是遇上大的部落就公平交易,遇上落单的或者弱小的,基本肯定抢劫,如此一来,对双方都是一种很大消耗,是为“弱敌之策”。而组织妇孺老幼在山地种植药材,看起来是包赚不赔的买卖,毕竟有了成药后,大唐商贾恨少不嫌多,能够全部买下,但这样一来,实际上是严重削弱了劳动力,几方面结合下来,只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耕地面临无人耕种局面。
谢岩在给皇帝奏疏中,特意提到两件事情,其一是从“南粮往北海运”中,调拨三成专门给“辽东”,其次,在“登州”、“卑沙”两地新建屯粮库,储存粮食,以备急需。
这些举措从表面上来看没有任何问题,但在本质上,却能够实现对“辽东三国”长久有效控制,试想,一片连自给自足都做不到的地区,以后能拿什么进行叛乱或者独立?粮食供应,是最为有效的控制手段。只不过,这里面却有一个道德问题,那就是,如果皇帝认为这片土地属于大唐,那么土地上的人民实际也是大唐子民,以这种方式控制,本质上是“坑骗”,不仅有损天子圣明,更有损“大唐王化天下”的形象,所以,当时冯宝就告诉过贺兰敏之,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
按照冯宝当初的意思,“辽东”压根儿就不需要种粮食,全部改为经济作物,土地上种什么赚钱都成,再不济种草放牧,唯如此,“辽东”那片地上的人,才会彻底绝了其他心思,等个几十年后,新一代经过大唐王化教育的人长大后,才会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是唐人,那个时候再进行重新调整不迟。相比较而已,谢岩那是温和许多,依然保留原有耕地,只
是不支持,不推动,还用抽走劳动力等隐晦手段,坐等粮食减产,而后依靠海运,来补齐粮食缺口。这是阳谋,利用“人性逐利”心思,诱导百姓为钱财而劳作。老百姓见识有限,不会懂得钱财实质仅仅是工具,实打实的物资才是真正财富。
当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钱财毫无用处,唯有粮食、布匹等,才能够应对。
百姓们不懂得这个道理,皇帝和大臣们都懂,可“辽东三国”刚刚征服不久,人心不稳。若是按照老办法,要么撒手不管实行“羁縻自治”,要么从内地输血。
大唐王朝虽然没有穷兵黩武,但一直用兵不断,哪来多余财富输血周边,更何况,那还是一片新征服的地方,那里的老百姓,还没有完全臣服,代价花的太大,要是打了水漂,岂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正基于这个原因,大唐朝廷内有识之士方才绝口不提谢岩“行政策略”,皇帝李治尽管隐约也感觉到了不妥,却也没有明确指出,而是在今日,询问贺兰敏之,以希望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事实不出皇帝所料,通过冯宝曾经告诉贺兰敏之的话,证实了乃刻意为之。那么,谢岩向朝廷提出的两个请求,就值得仔细思量了。
这一次谢岩命安举来“洛阳”,除去带家书,另外有三件公务,其一是呈递奏疏给“政事堂”;其二去“吏部”核准自己任命的一些官员名单;其三是通过“户部”向朝廷索要一个批复,即——在大唐劳作十年者,可举家入唐,成为唐人,且可由朝廷出资,落户于“荆、襄”一带!谢岩给出的理由是,能够安心劳作十年,朝廷应当认可其唐人身份,给予奖赏,再者,“荆、襄”一带,地广人稀,但那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稻米”种植,虽说水患频发,但那是人少缘故,真下决心治理,不难成事。
皇帝李治听闻“户部”禀奏,征询过几位宰相,意见虽不统一,但有一点却清楚的很,谢岩此法乃“谋国良策”!
可这个决定,真是不好做。大唐地域广阔,周边征服了诸多蛮夷,若对“辽东三国”开了落户口子,那“突厥”、“安南”等地百姓,又当如何?一视同仁谁也没话说,厚此薄彼却容易出乱子。
贺兰敏之可不知道皇帝心思,他说完之后,没有等来一句话,却见到皇帝姑父装若有所思,脚步不停,负手缓行,还时不时伫立片刻,显然在思考。
贺兰敏之不敢打扰,只能默默跟随……
李治想事情,自然不会在意自己走的是哪条路,于是走着走着,居然又回转到了那座凉亭前。
或许是听到贺兰敏月“咯咯”笑声,李治从思虑中走出,跟着进入凉亭,问道:“何事令月儿如此开心?”
“还能有什么,自是小虎子贺兰敏月之子小名乐事。”武皇后一旁接话道。
李治微微一笑,坐下又问:“月儿难得入宫,不妨多住些时日,也好陪陪皇后。”
“谢陛下恩典。”贺兰敏月先是行礼,而后道:“小虎子尚年幼,离不开月儿,待过些时日,再入宫陪姑母可好?”
“好好好!”武皇后根本就不希望自己这个貌美如花的侄女留下,她可清楚自家皇帝夫君“德行”,向来好色,不给其机会,才是正道。不仅接过话,还看向皇帝道:“陛下,月儿适才说,谢卿家冀望弟子王勃承继学问,以便日后报效朝廷,妾身以为,王勃随谢卿家时日尚短,学之有限,不妨等等。”
李治闻言一怔,继而恍悟贺兰敏月为何入宫,既然皇后言之“等等”,他自己也没下定决心,干脆应了一句:“等等也好,待谢卿家归朝,用心教上数年,此子或可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