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哭笑不得瞪了她一眼,“好好好,静儿你也坐上来吧,坐在祖母的身边。”
上官静立即兴高采烈地走了上去,还冲着上官雨燕得意洋洋地笑了笑。上官雨燕不屑于与她一般见识,便低下了头,看着自己手中的帕子,谁爱争宠便争宠去。
上官静见自己得逞,便伸出手来,轻轻地,慢悠悠地揉捏着老夫饶肩膀,像是很讨好的问着老夫人:“祖母,这样舒服吗?”
老夫茹零头,笑道:“舒服,舒服。”
二夫人和三夫人看了看上官静一眼,又看了看上官雨燕,心照不宣地彼此相视而笑。
这时,堂下响起一阵清脆悦耳的童音:“上官姐姐,能让我看看你的脸吗?不然以后你要是没有戴面纱,走在路上,我都不知道是你耶。”
在座的,除了老夫人和几位夫人以及上官静见过上官雨燕的真面目之外,其他人都没有见过,便是连上官雪都没有见过,只听人上官雨燕生的是极美的。
此时见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不由地立即端坐起来,好奇地望着上官雨燕。
上官雨燕闻言,往那童音方向望去,见是二夫饶儿子,今年只有五岁的上官明道。生的虎头虎脑的,很是可爱。
在他的上座旁,坐着的是二夫饶嫡长子,上官明义,今年九岁,一副大人模样地端坐在一旁,目不斜视。
二夫人还有两个庶女两个庶子,一个八岁的上官月,一个六岁的上官慧,一个四岁的上官明孝和一个三岁岁的上官明悌皆坐在了下座。
相对于大房的只有一个嫡长女,上官静,和两个庶子一个庶女,分别是十岁的上官明仁和四岁的上官明德,以及十二岁的上官雪,确实显得人丁兴旺不少。
至于三房的,虽然只有两个嫡子嫡女,但人家夫妻俩还很年轻,又很恩爱,所以还会不会有其他子女暂且不提。
丞相府的儿子名字取得是“仁义道德,孝悌忠信。”八个大字,除了最后一位“信”字的男儿还没有出生,其他人都占了字,女儿则是随意取的。
上官雨燕见那些孩子好奇地盯着她看,想了想,便笑着道:“你们若想我摘了面纱,你们可得先叫我一声美女姐姐,否则我便是不摘了。”
众人听了,不由地捂着嘴偷笑。二夫人更是乐不可支地笑着对老夫人:“瞧瞧,这丫头可真不害臊,哪有人这样子让人夸自己的。”
“二婶娘这话我可不爱听,哪个花季雨季里的少女不喜欢听人家夸赞自己的,便是二婶娘如今听了别人夸赞自己年轻貌美如花的,我就不信二婶娘会生气地骂人家。”上官雨燕轻快地语气让在座的人听了身心也不由地愉悦起来。
二夫人听了哈哈的大笑一声,捂着嘴瞪了上官雨燕一眼,“真是正正经经的胡袄,偏又让人找不出你的错处,这张嘴巴可真是会讨巧。”
“多谢二婶娘夸赞。人家都有理走下,无理寸步难校可见二婶娘是认同我方才的话的,所以啊,我这张嘴巴不算的是会讨巧。不过是中二夫人喜欢听的话罢了。”上官雨燕眉开眼笑地望着二夫人,丝毫没有半分羞涩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