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且问你,你可见过雪?”徐白问道。
“见过。”杨洛答道。
“果然如此。上一次,那程空一人之念道尽众生之苦。今天,你以半生之见识,却写出世人一生之路。程空无法看透,你却以‘成空’二字悟出人之一生,无论出生贫寒还是富贵人家,终将从‘无’中来,到‘无’中去。我且再问你,何为死?”徐白转而问杨洛。
“无息则死。”杨洛摘下斗笠面纱,干脆答道。
“何为生?”徐白再次问道。
“炎焱魂魄,见寒则生。”杨洛以己执念答道。
“罢了,罢了!你既有不得不做之事,如此追问下去结局还是一样。你有自己的选择,我难以左右。望你日后以苍生为重,我今以当朝大学士,当代帝师之名,特许你‘问寒’二字为号。当有一天天下太平,愿见你弃兵执笔,与徐某共赋天下。”
“问寒居士!”
点星阁内外众人,异口同声称道。
徐白自知无法说动杨洛,就如上次无法说动程空一般。便开始示出第一首《雪》,叫来那名雪之人。
“你以蛇首吞尾笔法,嘲讽世人贪得无厌。笔法之细腻,连徐某都有所不如。可否打开面纱,抬起头来?”徐白赞叹道。
那人闻言轻轻一笑,摘下面纱。众人见后不由惊呼而出。此人,居然是个女子。
这女子蛾眉皓齿,双目深邃。年纪十八九岁,长相不似中原之人。杨洛本欲离开,回头一看,发现此女子好生眼熟,却又极为模糊。
“小苍兰见过徐大人!”女子恭敬说道。
“原来如此。你是哪家书香之女,竟有此大才!”徐白微笑问道。
“回大人。小女子并非书香门第,乃一小小琴妓也。”小苍兰回答道。徐白问完一怔,片刻后一笑。
“你既不愿说出,徐某也不强问。我且问你,何为红尘?”
“天地之间,便是红尘。”小苍兰答道。
“何为忧愁?”徐白再问道。
“活着便是忧愁。”小苍兰再答道。
“哎,看来,你亦不愿走出困境。今日当真是又喜又悲。望你早日走出虚幻,切莫到了红尘将尽时,追悔莫及。”
题诗大会终将散,杨洛回到客栈。刚一进门,只见那大堂窗边坐一女子,正在杨洛那日见程空时他所坐之处。
杨洛不由自主的走了上去,到了跟前,也不知自己到底要干什么。
“小女子不喜欢与他人共坐一桌,还请离开。”这女子正是今日小苍兰。见有人走过来也不看的是谁,便拒绝道。
“杨洛并非要坐下吃饭,只是想借姑娘手腕一观。”杨洛刚一开口便后悔了,如此说呼,定引起别人误会。小苍兰闻言抬头一看,认出了杨洛。
“原来是你,没想到如你这般诗文造诣之人,竟有如此怪癖。若非认出了你,定以为你是一登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