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开发者甚至只是细微修改其他开发者搞出来的名称以及署名,就将别人的应用挪为己用。
除此之外,早期移动端软件还有大量的套作软件。
和套作文章差不多,所谓的套作软件是指直接利用商业化模板或app生成服务创建的 app 。
这类软件就像后世泛滥的营销号。
虽然没啥明显的危害吧,但关键是恶心人。
更有甚者,早期的一些开发者开发的软件将其称之为“软件”简直是一种过誉。
虽然有“软件”的形式,但连软件的最低功能都不具备。
一般来说正规软件最起码也应该包含功能、内容和用户交互界面这三个最基础的部分。
但早期的移动端软件开发不少开发者包装一下网站链接就敢自称搞了一款软件。
这类“软件”非但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而且毫无新意。
整个就一空壳软件。
偏偏早期这类空壳软件一度大行其道。
毕竟早期移动软件开发行业一片乱象。
只要下载量之类的数据搞上去,就算啥内容价值都没有的应用也能忽悠忽悠外行人去。
尤其是因为安卓端因为部分代码能直接和网页端的html混用。
更是使得移动软件市场一片混乱。
而苹果严苛的审/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这种乱象。
甚至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软件开发行业。
按照这类审/核制度使得app没有了滥竽充数的可能。
这些能给与用户更好交互体验以及对开发者进行不错的道德规范的举措在林灰看来还很加分的。
如果苹果全部的审/核机制都是围绕着交互体验和规范行业展开的话。
那么林灰并不会很介意这种审/核机制。
非但不会介意,反而会大力支持。
但问题是苹果对应用的约束远远不止于以上。
在苹果对软件的众多约束中。
林灰最不能忍受或者说林灰最忌惮的一点就是苹果对于数据方面的控制欲。
在苹果的审/核机制中包含了大量对于数据的约束条款。
包括但不限于“应用软件的数据安全应实施适当的安全举措……”“开发者需确保按照apple develram 许可协议等准则妥善处理收集到的用户信息,苹果方面会就这方面进行一定的甄别……”这类的条款。
就不一一列举了。
尽管这些条款很大程度都是“善意的”,看起来都是从用户角度出发的。
而不是苛责开发者的。
也不是干涉数据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对于这些条款的最终解释权不归开发者所有。
而是归苹果方面所有。
涉及到应用软件数据安全方面的安全举措到底应该如何解释呢?
如果有一天苹果拿着这一条款称林灰搞得软件的数据安全涉及一定的隐患必须要对用户数据加以审查。
而林灰不答应就勒令下架软件。
届时林灰该如何是好?
林灰感觉他这种想法并不是杞人忧天。
苹果的控制欲之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即便苹果方面没这么强的控制欲。
但谁能保证苹果背后的美国不会利用一些容易引发漏洞的条文兴风作浪呢?
正如先前所讲的那样。
技术没有国界,技术公司却是有国界的。
如果有人利用一些明面上的漏洞搞风搞雨那林灰就得不偿失了。
但数据这种东西可不是能商量的问题。
涉及到数据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涉及到数据问题林灰是不可能让步的。
如果在今后软件关于数据方面和苹果方面兴起波澜的话那大概率会导致林灰同苹果方面合作的中断。
尽管从纯粹商业角度出发苹果方面未必会利用这些条款。
但一旦恶意利用的话则将是林灰所不能承受的。
当然这些都是2014语境下的展开的。
毕竟我国在2016才批准了新的网络安全法,要求苹果将客户数据存储在本地服务器上。
到2018年苹果云端才将全部数据移到云上gz。
现在的数据安全还是面临着很大的隐患的。
纵然现在林灰搞得应用都是离线类的。
但以后重要涉及到一些需要大量数据的软件。
因此这个问题不得不思考。
指望着和苹果方面谈判让苹果方面取消类似容易被人利用的数据方面的条款也很难。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苹果始终是有他们那套自以为是的逻辑。
按照苹果方面的说法:
“应用正在改变世界并且丰富人们的生活。
还为开发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创新机会。
苹果手机系统已成长为一个激动人心且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正为数百万的开发者和超过十亿的用户提供服务。
不管是开发新手,还是由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所组成的大型团队。
我们都非常欢迎您为 app store 开发 app。
希望你能遵守我们的准则,以确保您的 app 能够快速通过审/核流程……”
这样的表述给人的感觉就是:
——我们苹果很牛比,不止要用户当孙子还要开发者当儿子。
超级繁多的审/核条目往好听了说是追求极致。
往难听了说就是极为变态几乎病态的控制欲。
有这样可能关于数据方面可能存在着不同解释的条款林灰不得不慎防一二。
毕竟有一句古语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现在没涉及到一些十分重要的数据的时候还好说。
但涉及到重要数据的时候这就是不容忽视的威胁。
当然届时林灰所面临的威胁估计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已经上线运行的软件应用下架。
再不就是一些准备上线的应用强制被卡审/核而没法上架。
在这两种种情况都或多或少跟审/核制度有一定的关联。
这种情况下一种能绕开苹果控制欲极强的审/核机制的应用分发手段尤为重要。
像企业签名即便是翻脸大概也有一年的有效期。
不过这种利用企业级账号等同待遇的特权进行分发也只是权宜之计。
长久来看更稳妥的方法依然是打造属于本国所有的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