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背着枪,在夜色的掩护下,快速行军。
第四军一师师长韩叔凉,他在行军过程中,召开临时军事会议。
“必须在明天黎明之前,抢占秃岭。
构筑好狙击阵地,并平整好山头上的碎石头。
工兵营要按照要求,布置好炮兵阵地。
我们的任务是保证炮兵兄弟们的安全,绝不允许任何一个明军冲上秃岭。”
“明白。”
“师长请放心,我们的新兵在新兵营,都训练过急行军。
一天三顿饭,士兵们的体能很强,急行军按照规定时间赶到秃岭,完全没有问题。”
韩叔凉向队伍的后面走去,他看到参谋长李文芳和炮兵师师长张瑜亮,正在讨论事情。
张瑜亮看到韩叔凉过来,他客气地说道
“韩师长,我们的重炮,在这种非水泥路地形,前进的非常缓慢。
特别是遇到坑坑坎坎,需要提前平整土地。
要不然炮车容易卡住,拖出来很费时间。
我想借你们师的工兵营用用,负责平整炮车前方的土地,方便我们运输重炮。
不会让你们白帮忙,我们炮兵师,有一些淘汰下来的重炮。
我准备把这些重炮赠予给你们。
这种重炮,除了不能使用最先进的开花弹。
它的威力很强大,能让你们师的炮兵团,变成全军最厉害的炮兵团。”
韩叔凉眼睛微眯,笑呵呵的回道“张师长客气了。
大家都是友军,不用这么客气。
只有工兵营怎么够用,我们师全部的骡子,都去帮助你们炮兵师运输重炮。
让你们运输重炮的骡子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它们体力充沛,行军速度也能更快一些。
骡子应该也不够用,我直接叫一个团的士兵,帮助你们运输。
哪怕是用肩膀扛,也帮你们把物资扛到秃岭。”
张瑜亮听到韩叔凉的话,他语气热烈地谢过韩叔凉。
重炮在这种地形,非常难以运输。
重炮的炮车经过改进,全钢制的炮车,能承受重炮的重量,它还非常轻便。
现在能运输重炮,不像之前根本没办法运输重炮,一不小心重炮就会压垮炮车,导致重炮损坏。
炮车的轮子很宽,不容易陷进地里。
炮车整体有弹簧减震结构,重炮不会被磕碰。
只要不是雨天道路泥泞,骡子在陕西的地形拉炮车,完全没问题。
特别是冬天,土地被冻的很硬,路面硬度能赶上水泥路,方便重炮的运输。
就是他们这次行军路线,长时间没有人走过,需要工兵营路上的一些杂物。
韩叔凉看着整个行军过程,除了脚步声和车轴转动的声音。
军队几乎处在静默状态,没有人在窃窃私语。
现在是大年初一晚上,士兵们正在吃饺子。
统帅部和第四军军部,给他们师发来命令,有紧急军情,明天之前必须抢占秃岭。
他们协助炮兵师构建炮兵阵地,保护炮兵师可能遇到的安全。
“秃岭,我们一定要早点赶到秃岭。
我之前都没听过秃岭这个地名,这个小地方,也有名留青史的机会。”
师参谋长李文芳,拿着地图说道
“秃岭是宝鸡府西北方,渭河南岸,一个一百多米高的小山坡。
要不是我们军校专门开展制图课,派出很多侦察兵,侦查附近的地图。
就这种小地方,根本不可能记载到地图上。
我估计明军,肯定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小山坡,知道他们也不会在意。”
“加快行军,我们打好这场战役,我们有非常大的可能被封候。
炮兵师真能达到既定目标,可能这一战,就能消灭明军最精锐的部队。
那样我们夺下陕西,就变得非常容易。”
韩叔凉指挥部队隐蔽行军,向着秃领方向快速行军。
这次战争,其他方向他不清楚,宝鸡这里集结重兵。
算上警备军和屯垦兵团的兵力,他们军队数量和明军差不多。
看秦王的态度,这是要拿下整个陕西。
韩叔凉也能打回兰州卫,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他的选择没有错。
他一直用的是假名字,这也是投降的明军将领,常用的手法。
希望他的家族,能挺过天灾人祸。
陕西真纳入秦王治下,陕西百姓就迎来了幸福的生活。
秦军北线统帅部内,苏虎召集高级将领正在开会。
“现在是大年初二,我们即将对明军展开攻势。
炮声就是命令,告诉部队听到炮声,立刻就出发。
我们要发挥线膛枪的优势,尽量机会来犯的明军。
要用一场漂亮的胜利,向世人证明我们的实力。
我们得到确切的情报,明军在崇祯的催促下,除夕就出兵。
他们想打我们个措手不及,我们就利用明军这种心理,部下天罗地网,等待明军进入我们的包围圈。
明军主力绕路,用一部分兵力吸引渭河防线的注意,主力从其他地方度过渭河。
渡河地点,就在秃岭前方五里处的地方。
渡河的时间,就是今天黎明时分。
明军自以为他们在安全范围内。
他们实际却在我们的重炮射程内。
只要我们在秃岭构建炮兵阵地,打击正在渡河的明军。
这个计策成功,我们之后的作战就容易许多。
可以一举消灭,明军的精锐部队。
如果出现差错,随时准备启用二号作战方案。
秦王殿下的谋略,一定要向基层军官传达清楚,不要出现任何差错。”
第四军军长吴杰笑着说道“大明的崇祯皇帝,可帮了我们大忙。
我们正愁找不到好机会,抓住明军的破绽,尽量歼灭明军的有生力量。
崇祯皇帝催促孙承宗除夕时候进攻。
这些明军为了执行崇祯的旨意。
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就发起进攻。
大部分明军底层士兵,连一件棉衣都没有。
明军各个部队,军阀化非常严重,能打的士兵,绝大部分是将领的家丁兵。
这些明军相互配合非常差劲,给了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
还是要感谢军情局的人,如果不是他们搞到明军详细的作战计划。
我们也不会这么轻松,就形成了精准的包围圈。”
第三军参谋长王世元笑着说道“只靠军情局,无法完美执行这种计划。
我族兄会作为内应,成为明军的先锋官。
明军先锋官都是我们的人,明军怎么可能不败。”
除了苏虎之外,其他将领第一次听到这种绝密信息。
现在没有无线电传递消息,王世元说出来,哪怕是用信鸽传递消息,时间也不够用了。
炮兵师即将发起进攻,哪怕明军有信鸽,鸽子都飞不到河对岸的明军大营中。
张瑜亮盯着眼前的沙漏,看到已经布置完好的炮兵阵地。
他紧张的心情,这才放松下来。
炮兵阵地提前布置好,他们炮兵师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
剩下就等到明军进入炮火打击范围。
张瑜亮拿起一个望远镜,趴在秃岭上方,观察渭河方向。
他嘴上不断说着各种参数,他的警卫拿出纸笔,记载的这些参数。
张瑜亮正在计算炮火覆盖区域,炮弹落点的具体参数。
线膛炮精准度能达到二十米。
这种精准度不算高,但多门大炮齐射,进行火力覆盖。
张瑜亮就能有选择,在某一个地区,倾泻大量的弹药。
甘州总兵王世宠作为先锋官,带领他麾下的士兵渡过渭河。
他们沿着渭河南岸,派出夜不收,骑着马仔细探查周边的环境。
所有地方都探查清楚,特别是左前方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坡。
他派遣自己隐藏的心腹,去调查那里的情况。
夜不收很快调查归来,他们详细说明,自己调查到的情况。
他叫来副将,吩咐道“你去向孙大人汇报,前方一切正常,没有发现黄衣贼的踪迹。
告诉孙大人,我带着一队一夜不收,继续向前探索。”
王世宠看着副将带领亲兵,度过已经结冰的渭河。
这人是关宁军出身,孙大人的心腹,专门负责盯着他。
王世宠看到副将走后,他留下前任甘州总兵柴实华的亲信。
负责在这里,接应准备渡河的明军。
他带着自己的心腹,以探索前方情况为理由,向着宝鸡方向快速行军。
孙承宗听到他的心腹,汇报渭河南岸的情况。
“王世宠真的派兵探查清楚,渭河南岸没有黄衣贼隐藏。”
这人老实的回答道“孙大人明鉴,我派自己的亲兵和王总兵的人,一起探查周围的情况。
我敢保证,距离渭河四里之内,绝对没有黄衣贼隐藏。
这个范围,黄衣贼已经失去了突袭的突然性。
渭河南岸三四里的地方,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
您现在用千里镜,借助月光也能看到对岸的情况。”
孙承宗来到这里,他就用千里镜看对岸的情况。
他们这么多将领,都没有发现对岸有黄衣贼的踪迹。
他的心腹又汇报先锋探查到的情况。
孙承宗下定决心,必须尽快度过渭河。
洪承畴领兵伪装成主力,负责在渭河防线,吸引黄衣贼的注意力。
他带领的都是新兵,顶不过黄衣贼几轮进攻。
一旦黄衣贼戳破洪承畴的伪装。
他们肯定会派出大量的人手,侦查他这支主力的动向。
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孙承宗需要把握住这个时机,创造出更大的战果。
他想到王世宠这段时间的表现,已经证明这人对大明的忠心。
王世宠是原甘州总兵柴实华的心腹。
他举报柴实华暗中勾结黄衣贼,并把朝廷发下来的火枪,高价卖给黄衣贼的细作。
王世宠对大明朝忠心的耿耿,他发现柴实华的动作。
立刻就揭发柴实华的狼子野心。
孙承宗从柴世华的住处,搜出来大量黄衣贼制作的金币。
这种黄衣贼特有的金银钱币,崇祯皇帝已经下严旨禁止流通。
持有黄衣贼的货币和报纸,罪行等同于谋反。
柴实华看到证据确凿,他也没有办法抵赖。
只能承认,他惧怕黄衣贼,又经受不住黄衣贼的引诱,出卖很多明军的机密情报。
孙承宗直接下令处死柴实华,他感到很庆幸。
还好那时是正式接收物资的时期。
柴实华没有接触到这次的作战计划。
要不然带给明军的危害,孙承宗都没有办法想象。
他表扬王世宠的忠诚之举,把王世宠提拔为新任甘州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