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国礼部尚书朱宕,李青对这个名字并不感到陌生,上次来时便听到过。
此人因为在离阳大帝趁周国和蛮族酣战之际,出兵攻打而仗义执言,因此引来了离阳大帝的降怒,将其下了大牢。
说实话敢在那种时候出声反对出兵,李青是对其深感佩服的。
上次其实他也有解救对方的想法,但上次终究是他国使臣,向离阳大帝提条件救出朱宕,恐怕只会为其引来杀身之祸。
所以当世李青并没有动手解救朱宕。
没想到三年过去了,朱宕还是在牢狱当中,这是李青没有想到的事情。
现在朱九渊上门找他求助,他自然不会对此坐视不理,这样的心怀大义的人,哪怕属国不同,也值得敬佩。
“朱尚书的事我也有所知晓。”
“此事我明白了,等到明日上朝面圣时,我会向皇帝请求释放朱尚书的。”
李青干脆地答应了下来。
听到李青答应了此事,朱九渊这才松了口气,彻底放下心来。
因为他知道李青言出必践,答应的事情就会尽力去做,绝不是敷衍他。
两人又寒暄一会儿后,李青问起了朱九渊这几年来的经历,辞官后的生活。
“说是游历,其实一直在离国。”
朱九渊自嘲地摇头说道,“不过在离国老夫也没闲着,利用朱家的力量在离国这边开办学塾,免费教学,推广教化。”
“说起来还要多亏了教主,要不是教主研发出了新型造纸术还有印刷术,让书本纸张得以普及,那这些学塾也很难坚持下去。”
“不得不说,其实平民中天赋好的孩子有很多,只是一直没被发现而已。”
“比起族里的那些子弟,这些孩子更加勤勉好学,让老夫倍感欣慰啊。”
朱九渊笑呵呵地说道,摸了摸胡子。
他比三年前看起来要更加洒脱了,身上的暮气也少了很多,精神变得更好。
没有了朝堂上的勾心斗角,醉心研究学问和教育,这让朱九渊倍感轻松愉悦。
而他现在也能理解李青推广教育的理念了,读书为了明事理、通教化、晓仁义;而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泽被他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才是读书人真正该有的理念想法。
而不是局限于一家一国。
见到朱九渊精神奕奕的模样,李青心中也为他感到高兴,因为他能看得出,朱九渊距离养出浩然正气已然不远了。
心怀正念,便能养浩然正气于身。
“老夫的事情没什么特别的,倒是教主前段时间做的事情当真惊人。”
朱九渊又将话题重新拉回到李青身上,望向他感慨道:“老夫怎么也没想到你居然会行废立之事。”
当初听到李青废了天子的消息后。
说实话他是真正被惊到了。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李青的做法是正确的,虽然有悖于臣子之道,但对整个大周百姓都有益。
“不过是尽了一份责任罢了。”
“骂名什么的不过浮云。”
李青帮朱九渊重新斟了一杯茶,神色平静地说道,波澜不惊。
朱九渊望着眼前依旧年轻,但气度却更加沉稳的李青,莫名有些恍忽。
当年那青云宴上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如今成了天下文道的执牛耳者。
到了他也需要恭敬甚至仰望的地步。
但朱九渊对此没有半点不甘,反而倍感自豪,因为他也算是李青成长到如今这个地步的见证者。
在心中感慨了片刻后,朱九渊想起一事,对李青说道:“你接下来就要在离国传道了,有一事我需提醒你。”
“我问你,你可知为何离国这些年以来对外征战不断,甚至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
面对朱九渊的问题,李青眉头一挑。
因为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问,离阳大帝是个野心勃勃的的铁血帝王,自他登基以后,离国就进入了飞速的发展期。
其中对外征战更是连年不断,而离国铁骑也是无往而不利,打下了赫赫声名。
也打下了离国现在这偌大的版图。
当初的周国其实也并不弱,但即便如此,也在离国铁蹄下节节败退。
“不是因为离阳大帝的原因么。”
“朱大学士何出此言?”
李青询问道,将目光投向朱九渊。
这应该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朱九渊既然特意如此询问,必然有所隐情。
朱九渊闻言收敛神色,说道:“我原本也是这样以为的,但实际上并不是。”
“你对那离国国师知道多少?”
提到离国国师,李青想了想后回答道:“只知道他是二品强者,其余的信息就不知道了。”
李青其实没去关注这位离国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