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元延三年的冬天,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冬天。
权倾一时的权臣淳于长倒台,大司马王根病逝,新都侯王莽接任大司马
而最轰动的,还是一个叫做东方明的年轻人闪亮登场,而且天子似乎极为信任和赏识这个年轻人,居然直接晋升司空,虽然因为功劳不显而未封侯爵,却也是极尽殊荣。
所以不论是各国常驻长安的使节,还是久居庙堂的大臣,这些日子都与自己的幕僚或是下属门客商议着这一切。但是让大家无比震惊,讨论最多的,当然还是天谕阁的存在以及东方明那日在殿上的表现。
最后大家基本达成共识,这位东方大人的确是有些才华的。
当然,也有些人不屑于他的推测和说法,认为不过是纸上谈兵的狂妄之语。因为毕竟他对西域形式的研判太过缥缈,需要时间证实,而对于北匈奴的判断更是不知道这位司空大人从何处得来的情报,可眼见朝中的高官也都没有提出什么异议,想来这些情报也并非空穴来风。
总之不论是哪一种,大家依然认为东方明不是常人。废话,哪个常人能在没有显赫家世背景撑腰的情况下做到东方明这点,哪怕他是在殿上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您也要先有胡说八道的内容啊。
听风赏雨楼已经焕然一新,而且宅邸被扩大了好多,新宅院的边缘一直延伸到了长安的北门,直接使用了长安的城墙做了北墙。
受封司空后,天子刘骜本要给东方明开府,可东方明坚辞不受,还在殿上说出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两句振聋发聩的诗句,让刘骜和群臣再一次盛赞这位东方司空的才学和德行。可虽然没有新修府邸,刘骜还是传旨将他的故宅扩建,而司空的职权之一,就是掌管天下工程的督建,替他修建宅院的官员更是挖空了心思来讨好这位新任上司,所以一来二去就修成了如今的规模。
长安城中的各级权贵,自然也绝不会放过结交东方大人的机会,每日手持拜帖请东方明过府赴宴的传信下人络绎不绝,官阶稍小的更是亲自前来,一时间听风赏雨楼前每日车马盈门,有时都能将街道堵塞。
这些迎来送往的应酬已经被东方明借口推掉了大半,可毕竟有很多皇室亲贵是推辞不掉的,因此每次几乎都是浑身酒气薰天,胡言乱语地被夏侯仁抬回来,只是苦了宫玲,每天都要替他批阅公事,偶尔还要写奏章呈给皇上,小丫头看着他每日优哉游哉,时常咬牙切齿,恨不得给他一剑。
东方明这一个多月来倒是极为舒心,他当上司空三天后,丌官梅就向众人辞行回了瑶池,他每天在府里享受着老太爷的待遇,三天一次的大朝会他也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到了晚上出去花天酒地,反正也不用他花钱,虽然物质生活比起后世差了不少,可那前呼后拥的感觉,让他不禁有些飘飘然,富贵权力总是容易让人上瘾,如果允许的话,他愿意这样的日子更长久一些。
奈何天不从人愿,平静惬意的生活总有结束的一天。
这天上午,伤势刚刚痊愈的李先和蝶儿来到听风赏雨楼,夏侯仁赶紧上前恭敬的迎着,把李先请到新建的花厅,有仆人献上清茶。
等了半晌,东方明还没有出现,李先不禁自嘲的一笑,心想难道这三弟当了官莫非架子大了?转念想起与东方明认识的过程,不禁微笑感慨。
正想着,外面已经传来了东方明的喊声,带着宫玲一路小跑着闯了进来。
蝶儿一见他与宫玲的样子,不由一愣,大冬天的,两人只穿着单衣,而且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若不是两人的脸上都被熏得焦黑,蝶儿都有些怀疑东方大哥与这位俊俏的小师姐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私情。
东方明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不好意思地说道:“这打铁的手艺荒废了好久,这几日闲来没事,正想着给大哥二哥打两把趁手的兵刃,正在忙活呢,所以来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