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匪!
城里出了麻匪!
因为城内有一伙匪徒,头戴麻袋,专门袭杀恃强凌弱的差人和烟贩,故此得名。
当然,这是官府的称呼。
普通百姓还是以“福州大侠”的名号称之。
有人说,麻匪跟发枪的那伙人是一起的,他们别有用心。也有人说,麻匪是城内的某个练家子,得了枪之后,便出来行侠仗义。
但不管如何猜测,官府连麻匪的一根毛都没有碰到。
不仅如此,还接连被杀了十好几个人。
只气得闽浙总督松寿连摔了好几个杯子。
整个城内的气氛也越发的莫名了起来,因为害怕麻匪再来杀人,底下的官吏在面对百姓的时候就有些束手束脚,不敢做什么过分的动作。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官府对于百姓的威慑反倒在不断变小,各种摩擦不断,一些胆子大的人,甚至开始做出一些挑衅官府的动作。
所有明眼之人都发现了,整个福州城变成了一个火药桶,只要有人加一把火,很可能就爆炸开来。
只是,这把火应该如何烧,由谁来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最先察觉到时机到来的,自然是吴泰等人。
他率先在报纸上刊登了讨烟檄文,列举大烟十害,并痛斥烟贩售卖大烟,而致使无数百姓家财散空之事。
文章的主要核心就是一个意思:福州城之大害者,唯鸦片而已。
他们将所有问题的矛头都对准了烟贩,虽然从事实上来说,烟贩的问题仅仅是整个问题的一环,但目前还没有到对真正保护伞开火的时候。
吴泰是想要通过对烟贩的讨伐,加强与城内百姓的磨合。
否则,虽然百姓有了怨气和怒气,但本质上就是一团散沙,一旦遇到非常猛烈的冲击,一切努力都会化作乌有。
吴泰更希望通过此事,确定在百姓间的领袖地位。
他要让喉风报真正成为一面旗帜,一面指挥起战争的旗帜。
旗帜挥舞之处,则人心所向,山海也能踏平。
讨烟檄文一出,犹如一颗巨石,砸入了本就暗涛汹涌的福州城内。
官府生怕事态进一步失控,烟贩恼怒吴泰出面搅局,至于满城的百姓,积蓄了许久的怨气,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宣泄的渠道。
让他们与官府抗争,他们还是有些犯怵。
可让他们对付烟贩,那压力就小很多了。
之前就搞过一次“拒土大会”,对于福州城的百姓来说,此事已经轻车熟路。
吴泰在报纸发出之后,便立刻马不停蹄的忙碌了起来,他与黄为先商议,先一步的联络城内的乡绅、学生和有识之士,相约在第二日一早,一同上街游行,对城内烟馆发难。
他们这些人,将是接下来战斗的真正主力与核心。
在吴泰等人忙碌起来的时候,吴玄之却一下子轻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