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做耽搁,俞秋白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对东林灯塔的测试。
借助核心节点中神灯的存在,他的意识直接沉入灯塔之中,周围的一切在脑海中一览无余。
粗略估计,包括东林城在内的附近七城一百零七镇和十六个要塞都在灯塔的辐射范围之内。
高度方面,极限高度应该能达到二十千米,相当于古代飞机的一般飞行高度。
深度则是最大也只有五百米,往外围还在缓慢递减。
了解灯塔的基本信息之后,接下来的测验就应该离开这里进行了,毕竟一直留在这里依靠远程测试总会有那么一点偏差。
这一次俞秋白没有再自己飞过去,而是选择了乘坐交通工具,也就是东林城往外的灵能列车。
列车轨道的平均高度在地下一百米,属于联邦地下交通网络的一部分。
东林城往外地只有三条线路,分布通往东边的新瑜城、北边的向阳城和南边的清风城。
俞秋白这次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向阳城,那是灯塔覆盖范围内离东林城第二远的城市。
不同于东林城、新瑜城和清风城等小城,向阳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城,算是附近一带的交通枢纽。
通往向阳城的灵能列车每隔六小时一班,路上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时间。
俞秋白到达车站的时候,刚好往向阳城的列车快要出发了,这也是他选择先前往向阳城的理由。
车站在地下,候车室的灯光有些昏暗,令俞秋白有几分不喜。
他试着不借助神灯原体,单纯通过观想来感应了一下灯塔里的神灯子体。
也许是因为还没有离开灯塔太远,感应很是清晰,联系也十分稳定。
晃了一会儿神之后,俞秋白便跟着人群踏上了列车。
俞秋白还是第一次坐上列车,却有一种十分熟悉的感觉,因为这样的场景在他的记忆里出现过不止一次。
列车属于应用相当广泛的交通工具,从简简单单的地下列车,到跨越世界的虚冥列车,列车几乎无处不在。
此时车里的光线倒是异常明亮,只不过俞秋白不用仔细感应也知道其成分比较简单。
这种光适合运用而不是吸收,从《光尘》的角度来讲。
他依然保持着与灯塔实验体的联系,不曾间断,也不曾试图利用神灯来直接掌握。
在他进入列车的一瞬间,那种联系出现了极其短暂的波动,证明了原本理论参数百分之百稳定性的不实际。
好在波动只是短短一瞬间,如果连接者感应力或者反应力在离境之下,甚至不会感觉到这种波动。
列车上的旅途有些无聊,俞秋白开始观察同行的旅人。
这一节车厢的旅客不多,只是堪堪坐满了一半座位。
整趟车的车厢数量也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七节。俞秋白甚至觉得这种列车的运行完全是个亏本的买卖。
当代人口流动性其实很小,即便最近在东林城的一系列风波影响之下,人流量有所上升,但也就是眼前的情形。
车厢里的旅客以年轻人为主,老人只有一个,不过外表像年轻人的中年人倒是不少。
毕竟是灵力修行占据主导的年代,只要修行到生境,身体的衰老就会大大减缓,甚至恢复青春也有可能。